-
押注氢能,静待破局
尽管氢能投资热情似火,但受制于成本、储运等制约因素,目前氢能减排的应用多为示范项目,距大规模产业化还有很长路要走。 按照现在绿氢的价格,企业利用绿氢生产直接还原铁还不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尽管如此,中国钢铁企业还是积极探索并建立了十余个试点示范,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预计要到2035年左右迎来绿氢冶金的规模化发展,较之前要到2040年的预测有所提前。 -
30亿纾困基金遭追偿?西王集团为何推不动债务和解
地方介入齐星集团风险化解,解除了其与西王集团等企业的担保关系,不再追究担保企业责任。 纾困基金设立,主要是为了帮西王集团化解流动性风险。 “截至2022年年底,西王特钢等传输通道城市内的钢铁企业,均完成了关停转移退出。” -
钢铁行业双碳行动:达峰容易中和难?
钢铁行业作为中国的重要工业领域之一,碳排放位居制造业首位,其减排进展备受瞩目。达峰之后如何持续脱碳,成为钢铁企业碳路之行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
陕西钢企退休老总被查,此前两名下属相继落马
-
新址远离衡水湖,又遇产能置换暂停 ——难搬的邢钢
(本文首发于2020年4月30日《南方周末》) 邢钢搬迁选址改到了邢台市威县,距离此前争议焦点衡水湖湿地64公里,新方案已上报,待最终公布。 但邢钢乃至全国钢铁企业尚未备案的搬迁计划,目前都因发改委、工信部《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而暂停。 “产能置换本来是为了压减钢铁产能,但目前产能置换项目中以小建大、虚报产能现象很普遍。” -
钢铁企业大挪移,搬迁产能约1亿吨:钢铁行业“过气”了吗?
2017年-2019年,全国淘汰炼铁产能23455万吨,新建炼铁产能21180万吨,其中约有40%为搬迁项目,保守估计全国钢厂搬迁涉及的产能有1亿吨左右。 “政府应该做的事是严格执行环保标准,该惩罚的惩罚,该停产整顿的停产整顿,而不是直接指令哪些企业搬,哪些企业不搬。” -
神钢“造假门” 韩企也中招
随着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造假丑闻愈演愈烈,更多“中招”企业浮出水面。韩国媒体14日报道,在这起“造假门”事件中,韩国企业也未能幸免,现代起亚汽车和大韩航空均是受害客户。 -
围剿“地条钢”
主要出自中小型民营钢铁企业的地条钢,是目前以雷霆之势最容易剿灭的“野蛮产能”。 -
发补贴能否解决产能过剩
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去产能、去杠杆”的档口,多家钢铁企业陆续收到地方政府补贴。 -
一季度重点钢铁企业亏损面近半
4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利润-23.29亿元,同比减少56.04亿元,由盈变亏。累计亏损面45.45%。中钢协副会长张长富表示,“今年的一季度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钢铁行业最困难的一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