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20
坠机遇难者名单包括普里戈任等多名高层,瓦格纳总部亮起“十字架”
圣彼得堡瓦格纳总部大楼用灯光点亮“十字架”,大楼前摆放着鲜花、蜡烛和瓦格纳组织标志等物品。 -
一只香味蜡烛背后的现代产业链:牵一发而动全身
很多厂家即便生产效率不能恢复,也要保持生产,是因为有沉没成本,比如,订单要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企业保持持续运行,人、物、资金才能运转,客户才能维系。所以,即便不能全面运行,会亏损,企业也宁愿保持生产,说白了,他们是为了等待全面恢复或生意火爆的那一天。 -
爆炸一年后,黎巴嫩仍深陷泥潭: “能做的,是尽力生存下去”
“好像一夜间,东西就变得非常贵。”在贝鲁特居住了13年的拉维耶(Ravier)说。黎巴嫩2020年通货膨胀率高达84.9%,在过去两年里消费品价格翻了两番。如今拉维耶的家庭晚餐,都是在手机电筒的照射下或是点蜡烛中进行。 黎巴嫩政府各方力量的政治博弈,导致社会治理成效不足,“国家没有武装统一,是导致黎巴嫩这么‘乱’的原因之一”。 “黎巴嫩社会,犹如教派镶嵌的‘马赛克’,呈支离破碎的状态。” (本文首发于2021年10月28日《南方周末》) -
两百年悲歌未绝,海地总统遇刺:“故事中最奇怪的地方”
“对于去世的人,通常人们会带一些蜡烛、鲜花祈祷。但是莫伊兹总统一无所有。到现在,海地没有任何大型追悼活动。莫伊兹作为总统,从一开始就没有建立一套良性、公正的法律制度。所以现在他被杀害,也没有人帮助他伸张正义。” “这些警卫人员一看到营区吃的,就直接拿起来揣兜里。离开时,很多人裤兜鼓鼓囊囊的,里面的啤酒和饮料都要掉出来了。一国政要的警卫人员尚且如此,可见其安保人员的素质。”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15日《南方周末》) -
法国多地燃蜡烛防霜冻
-
杀死三毛 | 封面人物
三毛在世48年,离世30年,热爱者与研究者前仆后继。她的文字、她的文体、她的真实、她的夸张、她的标签、她的爱情、她的死亡……每一个都有读者的津津乐道和学者的连篇累牍:她受到读者的狂热追捧,为了维持“三毛”的传奇,不得不蜡烛两头烧;她的浪漫经由客观阐释失了色,传说因分析落了地。陈平创造三毛,读者丰满三毛,学者拆解三毛,时代延续三毛。种种故事指向一条线索:陈平不堪重负,试图杀死三毛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志愿军老兵:“和平,都是拿命换来的” | 抗美援朝70周年②
“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我们是幸运的。”赵英远说,为什么我们中国能取得胜利?我觉得我们中国军人是不怕死的,我们敢于和敌人拼命。 “停战的那一刻特别高兴。我们把所有房间都点上蜡烛,防空洞门口遮光的棉布帘也掀起来了,终于不怕火光暴露目标了。” -
点蜡烛 防霜冻
瑞士果农使用点蜡烛这一种方法,保护生长的樱桃树不受低温天气影响。 -
小学三年级不认识蜡烛,生活教育的代沟谁来填?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低年级学生教育问题的新闻层出不穷。近日网上又爆出杭州某班三年级学生,全班有95%的同学不认识白蜡烛,再一次引起热议。在大呼有“代沟”的同时,有部分网友认为,这是时代变化的自然选择,孩子们不认识蜡烛很正常。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这仍属于基本常识,不认识白蜡烛折射出学校教育的失败。 -
一个梦,一首诗
2016年1月7日, 我在柏林家里点燃蜡烛, 放到我妈妈照片下面。这天,是她去世四十周年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