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心致陈英德、张弥弥的一封长信:“我之狡猾为的是诚实”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9日《南方周末》) 题记 这是最新发现的木心写给台湾旅法画家、评论家陈英德(1940-)、张弥弥(1943-)夫妇的一封长信,陆续作于1983年6月28日至1984年2月6日的大半年时间中。这封长信的字数多达八千余字,是笔者目前所见到的最长的一通木心书简。以下节选作于1983年6月28日的部分。 陈英德和张弥弥是木心文学与艺术上的伯乐,木心不只一次带着感怀在作品中称誉他们是从巴黎飞来的一对“天使”。当年,在茫茫人海中虽只是偶然的相遇,陈氏夫妇便敏锐地觉察到木心人生际遇及文学、艺术风格的多重独特性,而对其青睐有加。关于这方面内容,这一通长信就提供了新的第一手资料。 在文学创作上,陈氏夫妇给予木心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影响。他们首先反复敦促木心恢复创作,使人生已步入晚景的木心重拾了写作的信心,并笃定前行。正如木心在信中坦陈的那样:“要做个听话的乖孩子……这是你俩播下的种籽,如果没有你们这一席临别赠言,我是再也不追这只文学的‘兔子’了。”又因为两位的倾力引介,木心才得以便捷地结识痖弦等台湾文学界人物,并顺利地开辟出自己最主要的发表与出版的园地,也才有了之后在台湾掀起的所谓“文学狂飙”。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史料,信中所袒露出的木心彼时的心境和心态同样值得注意。振奋之中还有感激、反思,也有矛盾、困惑、惭惶与幽怨。在这些对朋友的真情流露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为真实而丰满的木心。 感谢陈英德先生和张弥弥女士慷慨地提供了这些珍贵的书信。 【1983年6月28日】 -
苏波提察式的忧郁
它是个站在匈牙利和克罗地亚近旁的塞尔维亚北部城市,一个浪漫而阴郁的平原城市,建筑与街道却以新艺术风格著称,色彩优美异常,造型充满充沛的情感,好像舞台布景 -
重返巴洛克 (从65843复制)
若是把文艺复兴时期比作蒙着面纱的沙哈拉维女子,洛可可就是西方穿着塑身衣的妖娆女郎,夹杂在其中的则是风韵少妇式的巴洛克,庄重又华丽,绚丽又缠绕。 -
重返巴洛克
若是把文艺复兴时期比作蒙着面纱的沙哈拉维女子,洛可可就是西方穿着塑身衣的妖娆女郎,夹杂在其中的则是风韵少妇式的巴洛克,庄重又华丽,绚丽又缠绕。 -
民俗嘉年华 欢庆元宵节
南京市白下区举行“我们的节日,大家的欢乐”迎元宵广场民俗嘉年华活动,来自街道社区的民俗文艺团体、民间艺人等进行民俗踩街表演、民间绝活和书画展示以及传统戏曲展演,热热闹闹喜迎元宵佳节。 元宵佳节临近,广州市文化公园内的传统花灯如期与游人见面,为节日增添许多喜庆春意。 农历正月十四,河北省阳原县举办民间花会,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杭州利用街道(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公园、文体中心等公共场所举办了各类小型多样的主题元宵灯会活动,让市民在欢乐、祥和、吉瑞的气氛中庆新春、闹元宵。 “ 龙腾狮跃闹元宵”——全国龙狮大联动天津主会场启动仪式当日在华明镇拉开帷幕。启动仪式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体指导中心、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和天津市体育局共同主办,是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百余城市同时启动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系列活动之一,该活动至今年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举办。 陇县社火已有几千年历史,是陕西宝鸡社火的典型代表。宝鸡社火被誉为“黄土地上的狂欢节”。每年正月,社火表演队伍走乡串户、过街入巷,进行拜年迎春游演。 山东省文登市举办大型秧歌大赛,全市各乡镇16支代表队的近2000人参加,热闹的秧歌队伍长约5公里。 “凤台小戏”流传于山西省晋中和顺县地区,经过发展演变,形成结构简洁、形式活泼的独特艺术风格,被誉为“太行山上一枝花”。 -
谢墨:美,凌驾在城市上空
以人和建筑融合,将现代艺术糅进历史空间,呈现现代舞蹈的空灵、飘逸和力量,历史建筑的格局、形态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