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大学校长宣布辞职:政治正确对轰之下没有赢家 | 快评
马丁·路德·金在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中曾经激情满怀地表示,希望有一天他的四个孩子在被评价时,评判的标准将不是他们的肤色而是他们的品行。这句话是如此地朴素、具备普世情怀,如今美国左翼政治正确操弄下的现实却是“就是要以肤色而非品行来评价一个人”。盖伊的学术诚信事关品行这个基本问题,却仍然似是而非地变成了一个“种族问题”或是“谁的政治正确更厉害”的问题,这也不啻为对马丁·路德·金梦想的背叛。 -
“纯种雅利安人”理论的破产:欧洲人蓝眼+浅肤色+金发从何而来?
从基因检测上看,早期欧洲农人的父系,大多被印欧语牧民取代了,但母系还留下不少。这似乎暗示印欧人曾经对欧洲农人杀男劫女。而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欧洲火灾频发,大量农田和森林被烧成了草地,同时墓葬中发现了鼠疫杆菌——学者们因此推测,印欧人在欧洲扩张如此成功,是通过纵火毁掉了早期农人的家园,并带来了非常可怕的瘟疫。 至此,欧洲终于集齐了蓝眼+浅肤色+黄头发,希特勒心目中“纯种雅利安”的形象诞生了——可惜这形象既不纯种,也不雅利安,是妥妥的混血产物。 -
电影《我本是高山》陷争议旋涡:“传记片难拍”其实是个世界性难题丨快评
这并非中国电影独有的现象,同样的桥段在好莱坞电影中早就出现过,围绕着“少数族裔”“LGBT群体”的“身份政治”早就缠绕美国文艺界多年,以至于每部电影都要耗费美国人大量精力讨论“是不是给了特定身份的人足够多戏份”“特定群体又是否被丑化”,弄到头来好莱坞每次公布新片资讯,坊间都会调侃“主角的肤色早就定了”,同时送上搞笑的主角P图。 -
我们的肤色普遍白皙,为什么被称为“黄种人”?
1949年之后,中国还曾与苏联一起进行人类学调研,记录北京当地人群的“天然肤色”——所谓天然肤色,是指长年被衣物覆盖没有被日光影响过的肤色。而调研结果显示,北京人和莫斯科人居然一样白,苏联专家大为不解,最终结论是:“肯定是北京的数据有问题,中国人怎么搞的,这么简单的调研居然都能出错?” 后来的研究证明,东亚人的天然肤色,确实与欧洲人接近。但是一方面东亚人更容易晒黑,另一方面受气候影响,欧洲人的角质层往往比较薄(角蛋白是淡黄色的,有防风保水的作用,在气候干旱或风沙大的地方,人会长出更厚的角质层)。 -
“史上最大规模”广交会一期闭幕,截至4月18日累计客流已超过110万人次
2023年4月19日,第133届广交会一期闭幕。据央视新闻消息,开展前四天,总入场人次已超过110万。二期即将在4月23日开始。 本届广交会是历史上展览面积最大、参展企业数量最多的一届。南方周末记者在现场看到,展馆内人来人往,随处可以见到不同样貌与肤色的外国商人。 -
佩戴“假器官”的人:在身上填补树脂,也填补信心
同学异样的眼光还是会让陈乐难过。哪怕到了高中,别人有时还会远远地看着她,然后偷笑,讲一些小话。 虽然不能恢复原本的功能,但经过这些“魔术师”们的手艺,嵌入的“假器官”与寻求填补者本身的肤色、褶皱、毛细血管等细节几乎融为一体。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9日《南方周末》) -
画像与祝祷:蔡崇达的文学“自救”
他想起初中第一次读到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时的那种激动,“书太牛了!写作太了不起了!原来文学可以自救,也能救人,我们需要读书,是需要读最聪明的人、最敏感的心灵掏心掏肺写出来的东西。当一个人不断努力往内心跋涉,他甚至可以陪伴几十几百年后跟他不同肤色、不同人种、不同年龄段的其他的孤独的心灵。我试图通过他的表达来理解自己,也意识到书是多么神圣。” -
“平权法案”:走向平等权利,还是逆向种族主义?
今天仍然要重新复诵一遍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不朽演说,思考“平权法案”究竟是不是做到了“孩子们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优秀程度来评价他们入学资格的国度里生活” (本文首发于2022年11月10日《南方周末》) -
面部识别对黑人错误率较高,人工智能有搞“种族歧视”吗?
亚裔女性的肤色普遍偏白,更高的反光度更强造成了面部成像的对比度下降,造成了识别度偏低。而“黑人”的肤色偏黑,吸收了更多的光,同样造成了识别困难。 (本文首发于2021年10月14日《南方周末》) -
亚特兰大连环枪击案:美国亚裔的恐惧与政治觉醒
尽管拥有相同或相近的肤色,亚裔群体却更具多样性,他们至少来自45个祖籍国,使用一百多种语言,还有着不同的文化习惯、政治信仰与身份认同,多样化的亚裔群体缺乏集体行动的逻辑。 “这样一个集体身份的概念仍然难以捉摸。但是,政治以及经济正义运动正让亚裔成为一个日益增长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