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部:用户不使用网号、网证也可以正常上网
“国家推行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以后,用户多了一种更安全、方便的选择,原有的网络身份认证方式仍可继续使用”。 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4年的35.9%提高到2023年的48.3%。 -
清华毕业生公开举报局长贪腐:网络实名举报盛行或源于正常渠道不畅丨快评
如今的社交媒体中,手持身份证录视频“实名公开举报”层出不穷,往往会成为网络热点。正常举报投诉渠道迟迟得不到反馈,上网公开举报成了热点,才会“立即成立调查组”。可以说,是不是因为正常的渠道不够畅通,才让人们养成了“网上公开实名举报”的习惯? -
伪造身份成为菲律宾市长的华人女生,和她的黑产帝国兴亡史
一系列的证据勾勒出了一段横跨二十多年的跨境犯罪发展史。 一个经商失败的商人,举家移民至菲律宾试图重整旗鼓。这家人的大女儿后来以假身份Alice Guo成为菲律宾一个县级市的市长,以及当地一系列黑产的保护伞和白手套。 表面上看,Alice Guo是一位漂亮而亲民的市长,一名热衷芭比粉和玩偶的女生。而在她的掩护下,黑产园区里不断上演着绑架、诈骗、非法囚禁等一系列恶性犯罪,受害人以中国公民为主,也涵盖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日本等多国公民。 这一系列事件也伴随着2024年菲律宾官方对与Alice Guo相关联的黑产园区的扫荡以及对Alice Guo身份问题听证会的举行,引起了菲律宾举国舆论的关注,并进一步促使菲律宾当局在2024年7月22日全面禁止离岸博彩业务这一黑产高发区的合法存在。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发言人于7月25日表示,这个决定顺应民意,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方愿与菲方继续加强执法合作。 7月26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以“工业园”名义为跨境电诈提供场所等应认定为犯罪集团。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根据郭家的活动痕迹,以及独家获得的数十份菲方资料,逐渐勾勒出了这一事件的概貌。 -
从“私刑”到“审判”:网络戾气如何转化成网络暴力
网络身份的虚拟性,以及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的规则差异性,以及对互联网监管的困难性,容易导致法律意识薄弱、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不足的网民对网络产生“法外之地”或“灰色地带”的错觉。相当一部分网民在网络上表现出与现实中完全不同的行为标准,表现得更为大胆、激进,行为的任意性更强而责任感更弱,这使得部分网民将现实中积累的负面情绪和戾气,一股脑地宣泄到网络世界中来。 -
病休二十年,“铁饭碗”会丢吗?两名中学教师的退休纷争
姚志荣病休25年,其教师编制被取消,以社会人员身份退休。苑子牛的教师编制仍保留,但病休的21年不计入工龄。 “教师病休没有时间限制。”看到网络上几乎一边倒的批评,苑子牛前妻认为,这是因为现在的人不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 “有编制才能招人。”事业编制人员由财政供养,其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需要社会共同讨论。 -
“霸总”勾住老年人,父母沉迷看网络小说怎么办?
当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需求处于空白时,网络就成为老人的一个逃逸空间,而“霸总”文的新奇刺激,能给老人带来新的认知,帮他们消解孤独,也慢慢接受社会身份的变化。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老年人为什么沉迷霸总小说。 -
01:59
“背景太假哥”回应当上政协委员
新疆主播刘元杰(网名“疆域阿力木”),因一条被调侃背景太假的视频走红网络。近日,他当选当地政协委员引发热议。看似“爱整活”“不着调”的他,实际上还有另一层身份——新疆尉犁县养蜂协会的会长。25岁的刘元杰,已经从事助农直播多年,他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卖力宣传新疆美景和农产品。 -
B站魔力赏玩家:花了50万,抽到一堆垃圾
玩得最狠的时候,刘崇曾贷款20万元,全部投了进去。中间靠抽到的奖品变现,他又赚回11万,但这些钱很快又赔了进去。 在整体亏损经营的情况下,电商业务已成为B站重要的营收增长渠道。 合规指引还提到,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而对于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也应通过销售现场询问或网络身份识别等方式,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11日《南方周末》) -
帮人转账瞬间赚小几百?小心触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受害者通过网络,用银行账户打款后,犯罪分子还需要洗钱,逃避公安机关的追踪。这也需要冒用他人的身份,购买他人实名登记的银行卡,来进行资金的接收、转移、提现。所以,当一个人出售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时,就事实上成为电信诈骗、开设网络赌场等信息网络犯罪的帮凶,涉嫌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
名师、刺头、内鬼和家委会
编者按: 贵阳7岁女孩妞妞是在2021年3月16日辍学的。 事情的起因,不过是父母向老师提出“少做些作业”。沟通当然不止一次,矛盾却一步步激化,越来越多人被卷入,直到难以收场:妞妞辍学,而后转去民办学校借读,班主任Z老师因为“违反师德师风”被市教育局通报。 余波远未消散。眼下,Z老师还在班上任教,妞妞父母还要求她调离,家委会则发起一场Z老师保卫战。他们互相指责对方施加网络暴力,又都在承受舆论压力,以及更多不可逆的伤害。 事件中,有强势的名师、不愿妥协的“刺头”、跨越角色边界的家委会,甚至还有被指“递刀子”的“内鬼”。不同角色在一所“顶流”小学里构筑起一个小社会,家长们的社会身份也被带入其中。 不论哪种角色或立场,漩涡里的成年人都有同一个初衷,“为了孩子”。 (本文首发于2021年11月25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