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向绿,如何助推低碳经济破浪前行|2024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
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过程中,金融业积极发挥资源配置优势,给予绿色产业有力支撑,但是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场景的丰富性仍待拓展,金融机构对项目的绿色效益、ESG风险和价值的测算能力也应进一步提升,真正纳入投融资各环节,为经济社会和自身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
“人等药”变“药等人”,广东打算怎么干?
“要坚持解决产业发展卡点堵点,全面提速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审批;对创新药械开辟挂网快速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医疗服务和技术,向医疗机构开辟‘附条件新增立项’收费等绿色通道。” 根据《行动方案》,广东省力争到2027年实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规模超万亿元,规上医药工业规模超5000亿元。 截至目前,“港澳药械通”已公布指定医疗机构达45家,实现大湾区内地9个地市全覆盖,引进港澳已上市药械品种79种(药品39种,器械40种),惠及湾区居民近万人次。 -
如何不漂绿又不沉默?丨“中国漂绿榜(2023-2024年)”解析
绿色行动不只是营销的卖点,更逐渐成为产品的底色。政府对绿色产品的态度正逐渐从优惠鼓励变成强制要求。“反漂绿”的规则也随之加严,漂绿的代价正从道德谴责转向法律监管。如何既“反漂绿”又不让企业陷入“绿色沉默”,成为关注焦点。 与监管并行,“漂绿”相关的学术研究也越来越多。在近年发表的45篇论文中,研究往往从数据入手,用企业宣传和实际表现的偏差定义“漂绿”。 从投诉到集体诉讼,反漂绿的手段正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消费者和媒体加入反漂绿行动,他们的关注点更生活化,聚焦服饰、饮料等日用品。 -
产品更绿=价格更贵?别被刻板印象遮挡了视线
年轻人群可持续消费有四大痛点:选择难、性价比低、信任难、不便捷。此外,产品的可持续属性并不容易识别,即使标注了信息,又如何让消费者相信这不是“漂绿”? Bruce Usher选择投资项目时,绿色是先决条件,但产品好不好、是否具有商业潜力也是关键。“我为什么要使用太阳能发电?因为它更便宜。” -
商业银行如何为企业ESG“画像”|解码中国ESG评级
商业银行需不断完善对企业和项目“绿不绿”“有多绿”“绿多久”的精准识别、量化评估和全程管理方法,加快培养基层一线既懂业务又熟悉绿色金融政策的专业人才,让特色产品和典型打法全面推广。 -
碳足迹管理:全产业链降碳的关键一步如何迈?
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走向纵深,碳足迹管理已成为全产业链降碳、全面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在国内,尽管已有一系列政策出台来加快建立和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但整体而言这一领域仍处在发展阶段。 -
全国政协委员何杰:制定转型金融标准迫在眉睫|两会金融界之声
如何在“非绿”的企业中,有效识别出具有意愿、技术和能力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未来,拓展绿色产业认定范围,标准制定和产品创新是一个开端。建立配套的统计标准、监管及激励机制,形成一个“工作闭环”,则是保证相关绿色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 以标准化方式提高金融市场可持续信息的透明度,解决金融市场产品的可持续信息披露不一致性,避免绿色投资产品发行时的“漂绿”行为。 -
绿色金融榜:哪家银保机构的“绿色”更纯净?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从绿色金融产品、环境贡献、社会责任和ESG治理四个维度对商业银行进行定性定量考察和评估,而对保险机构则按照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和公司治理四个维度进行定性和定量测评。定量定性分值占全部权重的70%。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团队根据对上述机构的专项调研赋予其媒体因子权重,并邀请外部专家评审团对上述公司进行评审。两者分值权重各为15%。其中,媒体因子影响因素主要指被调研金融机构对媒体调研的开放度和透明度。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调研发现,在九家寿险公司中,仅有三家的ESG相关报告获得独立第三方鉴证。 -
海尔集团:创新领跑,共赴可持续发展赛道
社会需求变迁处、人文关怀聚焦点,往往是企业需要关注的创新发力点。无氟冰箱、变频空调,到适老化智慧家居产品,海尔对准环境要求、社会风向、用户习惯实施研发,将用户纳入到产品设计和优化环节,增强了品牌的竞争力,也促进了家电行业面向更绿色、更人性发展。 -
当口红撞上污水厂:给“碳”办一次博览会
减少一次性用品、塑料循环再利用、环境友好,消费者熟悉的日用品企业越来越看重这些指标,并沿着供应链的碳减排影响行业上游。 本次碳博会产生的763吨碳排放中,交通差旅排放占比最高。作为首届碳博会,参展企业以上海企业为主,交通差旅碳排放相对较少。对于规模更大的会展,展商甚至来自全球各国,观众的绿色出行尤为关键。 少数发烧友可以不计成本、赶时髦买低碳产品,但全社会还是要从经济成本考虑。比如产品耐用、长期可以收回成本,或是有其他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