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一钿 你的玩具,我的武器丨2024青年力量
她是画廊和学术机构青睐的国际化创作者,也是时尚品牌和收藏市场宠爱的年轻艺术家。绘画、装置、行为、时尚跨界……在这些领域,孙一钿既展现了她作为新生代的爆发力,又有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沉静和成熟,未来可期。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德国导演艾尔伦·戈特:用电影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经历和历史
我想通过这部电影对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搭建了一座桥梁,让今天的人能够重新去发现东德,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待当年的国家。 现在的德国,不论是文学界,绘画界,都出现了很多成长于前东德的艺术家,他们正在书写和表现自己曾经的生活体验,表达他们对那个时代的感受,有一批人已经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功。 -
01:15
徐悲鸿 欲倾东海洗乾坤丨那年今日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他是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法国学习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194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被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擅长人物、走兽、花鸟,创作出了中国画《逆风》《愚公移山》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他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他提倡“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 投身美术创作和教育直至生命最后时刻,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成为一代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
05:43
黄永玉:不学画的画家丨逝者
2023年6月13日,著名艺术家黄永玉先生逝世。2013年,南方周末记者第二次采访当时年近九十的黄永玉,他烟斗不离口,一餐吃一碗饭,不近视老花,口齿清楚。谈起绘画,他说自己不是学画的,“我是在谋生里面锻炼出来的,谁也没有教过我”。 -
01:6
“东方之笔”张大千丨那年今日
5月10日,是书画家张大千的诞辰。张大千,原名正权,别号大千居士,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颇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家,在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方面均有造诣。早期研习古人书画,后旅居海外,主攻山水画。画风工写结合,晚期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开创了泼墨泼彩的新风格。曾两度执教于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担任艺术系教授。在亚、欧、美举办了大量画展,蜚声国际,被誉为“当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 -
00:58
旷世奇才达·芬奇:文艺复兴后三杰之一丨那年今日
1519年5月2日,天才艺术家达·芬奇病逝。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又称“美术三杰”。达·芬奇以《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闻名于世,他用独特的绘画技法和科学性的逻辑方式绘制了一幅幅不朽之作。他是人类历史上少见的全才,是画家,也是建筑师、军事工程师和自然科学家。即便离世数百年,达芬奇的旷世才华依然在散发光芒。 -
读藤校花268万,回国月薪1.2万:留学是“洋科举”还是“纯消费”?丨快评
家境优裕的学生自然可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心无旁骛地选择那些“不挣钱”“不实用”的人文艺术社科专业,职业规划也有较大的容错率,完全可以从容地选择“间隔年”乃至“诗与远方”,“大不了回来继承家产”;而对普通中产家庭而言,恐怕就要算好投资回报的模型,优先选择“造船、航海、商业”这种回报率稳定的专业/职业,谨慎考虑“绘画、诗歌、音乐”这类风险高的方向。 -
邱炯炯 野心与天真
“我这一辈子的时间够做啥?画同一幅画,拍同一部电影,讲同一个故事,在同一幅风情长卷中神游并记录,孜孜不倦,越走越深。” 邱炯炯 生于1977年,沿着电影和绘画两条线索展开创作的艺术家。电影作品包括《彩排记》(2008)、《黄老老拍案》(2009)两部短片,以及《大酒楼》(2007)、《姑奶奶》(2010)、《萱堂闲话录》(2011)、《痴》(2015)、《椒麻堂会》(2021)等多部长片。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精神科医生和他的“病人艺术家”
不止一个精神障碍患者的画作里出现过窗户护栏,这是从病房向外望,一道四季不变的风景。在这样的氛围里,还有人在尝试色彩和表达,本就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 绘画对杨旻来说,就是“把脑袋里的东西理顺了”。疾病给他带来很多幻觉,重叠交汇,乱成一团。当他把幻觉画下来,呈现在纸面上,他的心才能安定下来,不再被困扰。 郭海平说,国内的精神疾病治疗仍是建立在吃药之上的,整个服务体系很难容下艺术创作所需要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以及对个体差异性的包容。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9日《南方周末》) -
艺术史学者徐小虎谈中国绘画
(本文首发于202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