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议黄季刚先生有没有说过“八部书”
季刚先生当初向刘申叔行拜师礼是为了向他学习经学。治经,一部《十三经》就不止八种书啊。 -
职校生经学校介绍实习涉诈骗,校方该不该担责
“我校将尽最大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加大法律帮扶力度,维护其合法权益。鉴于李某家庭现实条件,学校愿在规定范围内提供一定经济帮助,支持其度过特殊困难时期。对于超出学校权限范围的其他诉求,已告知其可通过司法途径,厘清各方法律责任,依法依规解决。” “学校应当承担损失的范围受到该学生是否知晓公司诈骗的影响,并且由于学校的推荐行为与该学生的刑事责任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学校应当承担的损失范围具有不确定性。” 实习虽被定义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但实际上,“很多学校的角色是监工,督促学生不要轻易离开实习单位,我们看不到学生有真正的学习”。 -
杨树达为何谓符定一为 “妄人”?
符定一对湖湘经学前辈皮锡瑞大加指斥,这是符、杨隔膜的主因。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16日《南方周末》) -
日本任命孤独大臣拯救空巢青年,这届年轻人不配享受孤独?
这届年轻人不再care孤独什么的,或者说,已经学会了与孤独相处,自洽,甚至开发出了更加高级的配置模式。孤独已经被解构、被戏谑,形成了一场互联网的狂欢。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 ,日本的孤独绝境。 -
“就是要做个书呆子!” ——潘重规先生点滴
潘重规先生是国学大师章炳麟和黄侃的杰出传人,但其著作因为种种原因,在大陆流传不广。2020年5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潘重规先生的《论语今注》,我们特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研究所林叶连教授撰写了此文,俾便读者了解潘先生其人其学。 (本文首发于2020年8月20日《南方周末》) -
重提“文史哲不分家”: 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讲国学
近年学者一面做学科反思,一面提倡国学、经学,从覆盖范围看,似是对“文史哲”的重新囊括,体现出“不分家”的精神,确乎可喜,但因时日尚浅,其究竟还难以判断。至于将来的发展,是否空存名目,或屋上架屋,名实不称,亦有待观察。 -
班固为何一味夸扬汉武文治
自汉代以往,儒学、尤其是今文经学,因孜孜于“立新王之道”、用儒术“缘饰”专制君主官僚制,故最容易被直接等同于“专制之同构与帮凶”。 -
“青青子衿”真的指学生吗?
一边认为《子衿》就是一首情诗,然后又“经学正确”地使用“青青子衿”去代表青少年学生们,不自觉地,就这么分裂,还挺自然。 -
“中国市场更自由开放,在华经商变得更容易”
我认为,学着成为一家跨国企业是一个过程,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学会,其它一些企业仍在学习过程中,但是这跟外资企业学着在中国获得成功没有区别。 -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爱偏长怪才
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经学)要求报名自主招生的考生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龙文鞭影》,能用篆书默写540部首,能简单讲解“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