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巍 | “诗歌乎?哲学乎?”青年王国维的人生别择
与众不同的是,王国维没有选择制造坚船利炮的科学技术或改革社会政制的政法之学。他勤习日文和英文,为的是借助这两种文字阅读西方文学和哲学的经典著作。 -
重温经典,如同重返记忆之河
借梳理过往阅读史,王斌一再确认经典的价值以及它们带来的深远意义,并进一步确认阅读经典对当下与未来不可忽视的作用。 -
钱文忠说佛学:“做好药,也做好药引子”
“任何去阅读外民族经典的过程都是一个格义的过程。” -
不齐、有疵与多病:陈平原的读书经历
今人已经不太敢、不太能,也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阅读感受。其实,单就读书而言,即便是伟大经典,也可以质疑;即便是个人偏见,也值得倾听。 -
张莉谈女性文学阅读与写作: “一个新的女性写作时代正在到来”
毕竟历史上经典作品那么多,也不一定都有女性意识,我们大可不必画地为牢。所以要学会审慎地阅读,要做不容易被说服的读者,要成为有主体性、有判断力的读者。当这样的读者越来越多,读者的女性意识会反过来影响创作者们的创作。 现在写女性成长历程的作品很多,但如当年那样尖锐而深具问题意识的作品却是稀少的,文学影响力也有限。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22日《南方周末》) -
阅读经典可以让生活慢下来:王晓渔的2022阅读印象
时代不断加速,阅读经典是让生活缓慢的一种方式。 -
如何阅读经典?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3日《南方周末》) -
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公益行动走进广州华附 作家李洱鼓励学生多读经典
-
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公益行动走进中学 作家李洱鼓励学生多读经典
-
阅读经典会有更大的收获
在很大程度上讲,读书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自己的阅读偏好和体验。除了在朋友之间或者在课堂上,大家一般不讨论自己的阅读习惯,不交流自己的“秘密书架”。近些年,有人倡导公共阅读,不仅是为了让阅读公共化,而且是为了普及常识、提升公共关怀。在这种意义上说,阅读还真值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