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博科夫在蒙特勒的16年:写作与捕蝶同在
纳博科夫说,优秀的读者在领悟一部天才之作的时候,不只是用心灵,也不全是脑筋,还要用敏感的脊椎骨去读的。 不过他也说过,俄国若是没有发生革命,他自己也许就全身心投入鳞翅类昆虫学的研究了,根本不会写什么小说。 -
纳博科夫的细节
本文的缘起是《纳博科夫传》,但目的却是想由此讨论一下纳博科夫的小说,小说的细节,以及细节带来的问题。我认为,这也是现代小说的一个一般性问题。 -
作家们最爱用的词 是“后座”! | 刘铮
无论如何,班·布莱特的书还是向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展现了数据研究的魅力,哪怕只是知道了纳博科夫的“肉桂词”是“藕荷色”也不错。 -
在陌生的环境里生活
如果俄罗斯没有发生变革,如果纳博科夫还住在那里,如果小说在那里出版,《玛申卡》将带给作者《洛丽塔》在三十年后带给他的一切:荣誉和财富 -
回忆我的英国家庭女教师——《说吧,记忆》片断
她在我们家待了七年,课越上越少,脾气越来越坏。不过,比起在我们这一大家子人中来来去去的英国家庭女教师和俄国家庭教师来,她似乎像一块坚硬无情的永恒的岩石。她和所有人的关系都很不好。 -
“纳博科夫才是俄罗斯的未来”
选择非常多的时候,你会真去读《洛丽塔》么?少数人会,80%的人不会。可要是没有别的,要是你的天地里只读得到肖洛霍夫——不是说他的作品不好,也是好书,只不过有点公式化,伟大幸福的社会主义只有这书…… -
乖乖老鼠:内向与外向
事实上朴树的感觉是对的,当我们在某个瞬间透过自己内心的窗口往里看进去时,会因为光线的不足,而以为那里是个无穷无尽的空间。但当我们为了寻找灵感而进到那个空间里时,才会发现,贫乏的生活并不会在我们心灵深处偷偷埋下什么“灵魂宝藏”,之前的一瞥里所感觉的宽阔和深遂,只是因为那一座充满“分叉小径”的迷宫,或者正如纳博科夫所说,是一座“时间的环形监狱”。 -
“纳博科夫才是俄罗斯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