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桥一年:在假装的上流生活里,边嬉笑怒骂边纵情欢歌
剑桥人或多或少明白这里的大学生活是一个真空气泡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盐镇》:小镇“娜拉”为何不出走,还有太多值得深探
作者和出版商始终透露着一种“在上海生活的女性”和“小镇女性”的对比,不乏精英主义的目光,比如“她们不懂什么叫中年危机”等等说法,不管是否有意,始终有一种在向遥远的“城市读者”介绍一种“你不熟悉的生活方式”的惊诧感。 -
五条人 人间及格 | 封面人物
精英主义知识分子的“观察生活”,对五条人来说就是生活。他们是叙述者也是观察者,是当事人同时也是知识分子,这样的双重身份让他们用很江湖的方式输出价值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精英主义之死
这是包装成“反精英主义”的“庸俗主义”。无数人读过莎士比亚,但只有布鲁姆读出莎翁怎样“发明人性”(《Shakespeare: The Invention of the Human》是他论述莎士比亚文学成就的专书)。 -
大学才子今何在?
对于麦克尤恩,这个译本来得太晚;对于中国读者,这个译本可能依然太早:我相信依然会有许多读者与我当年的反应一样,惊恐得不知所措,又赞赏地回味无穷。 -
薛涌看张维迎:他对人性的幽暗缺乏理性认识
他的心理积淀,还是苏联极权体制下的知识精英主义和中国传统的“为王者师”的士大夫精神的混合物,并对此没有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