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闹剧过后,我们如何寻找外星生命?
目前科学界已经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对不明飞行物等异常事件的高质量观测结果,具备了对这些事件的本质得出科学结论的基本条件。 -
新冠疫苗:每年秋天来一针?
新冠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预防重症而非感染,高危人群接种受益最大。对于低风险人群和未成年人,今年秋天是否需要再接种,科学界仍存在争议。 -
母鸡变公鸡,千古之谜仍待解开
鸡的性反转现象早在商周时期就已被古人观察到,但有科学记录的性反转现象出现在20世纪上半叶。迄今为止科学界仍然未能完全揭开其性别转换背后的机制。 (本文首发于2022年11月10日《南方周末》) -
阿尔茨海默病论文被揭造假,做空机制这次硬核捍卫科学
这家机构怀疑医药公司的研究数据有问题,于是希望通过做空股票来获利。但谨慎起见,为了确认这些发现的真实可靠性,他们邀请 Schrag教授参与调查,并给予1.8万美元的酬金。而Schrag教授在调查过程中抽丝剥茧、追根溯源,最终发现在《自然》发表的那篇奠基性论文存在造假问题。科学界一片哗然。 -
你的失眠,别人的千亿大生意
2020年我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超过2600亿元,有望于2024年突破5000亿元。从细分领域来看,枕头、床垫、助眠香薰灯等器械用品的消费金额约占70%,保健药物约占20%,睡眠App占10%。 对大多数人,尤其是失眠严重者,褪黑素没有促睡作用。如果把褪黑素当作“安眠药”长期大量服用,可能造成肝功能损伤。 睡眠属于人类大脑的问题,科学界对失眠的机制机理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任何“网红”助眠产品,如果声称100%缓解失眠,肯定是骗人的。 (本文首发于2021年3月25日《南方周末》) -
“群体免疫”奇迹仍未出现,瑞典激辩放弃“佛系抗疫”?
5月即将过去,瑞典卫生当局预期的“群体免疫”并未出现。在科学界和民众层面,要求改变“佛系抗疫”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一些批评者说,瑞典经济受新冠疫情冲击并不比邻国轻,却让民众付出了更多的死亡代价。 一些政策捍卫者则坚持认为,不论赞成还是激烈反对“瑞典模式”,在没有针对性疫苗的情况下,不少欧美国家为了维持经济运转,都开始不同程度地学习瑞典。 -
平均每天3.1篇文章:中国科学界“战疫”
自1月15日至2月5日,中国学者参与发表的新冠肺炎学术文章共66篇,平均每天发表3.1篇,参与研究人员总计590位。 内容上,对传染病流行预测的研究最集中,共有26篇文章;病毒分析的20篇;临床数据分析9篇;药物研发6篇。非研究论文的专家观点和信息资讯共有5篇。 SARS期间,2002年11月-2003年7月,在WebofScience和PubMed两个数据库上进行检索发现,前者的SARS相关文献2295篇,其中中国学者发表588篇,平均每天2.17篇;后者共680篇,中国学者占119篇,平均每天0.44篇。 -
严管经费是对科研工作者的最好保护
2020年1月初,吉林省松原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贪污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因为案件涉及知名科学家以及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在科学界和教育界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
美国园管局认错 或许应操心比“气候变化”更重要的事
影响气候的因素实在太多,大到太阳黑子、火山喷发,小到各种“蝴蝶效应”。人类碳排放举足轻重,还是无足轻重?多因多果动态关联,任何单一因果建联都难令人信服,科学界在统计方法和事实认定上也从未达成过共识。但人类渴望简单明确的结论。 -
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参加联组会,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真情关怀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大道大德激励他们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书写好新中国70年这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