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域黑”是如何成功扩散的?
像“地域黑”之类的偏见可以像病毒一样,通过社会学习在人群中相互传染,且在这一过程中还会不断强化人们的片面认知模式。 -
奥运冠军杨威让双胞胎女儿在家上学:家庭教育可以平替学校教育吗? | 快评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普鲁士式”义务教育体系普及之前,家庭教育才是教育制度的主流,“家庭教师”也是中西方长期存在的一门职业,成为《红楼梦》《新爱洛依丝》《傲慢与偏见》《简爱》这些文学名著里的重要角色。上流社会依靠家庭教师完成子女教育,中下阶层则凭借“父子相传,师徒相传”的方式进行教育。而即便在现代社会,国家也无法不留死角地保证不出现“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 -
“江浙沪独生女”人设走红,这届年轻人在羡慕什么?
我的一些采访对象,也是80后上海独生女,她们独立的意识非常强,很少有人会说“我非常满足于靠父母”。 这个词还是隐藏了一些社会偏见,好像女性退回家庭是无所谓的,就当小公主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是独生男性,你还是要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跟“王思聪”那种古早富二代符号有所区别的是,“江浙沪独生女”非常强调情感层面,她们的老爸善解人意,给女儿足够的支持。可能大家对富二代有一种升级的想象,就是我既要拿到钱,也要拿到家庭的爱。 -
ChatGPT做决策:潜力大,风险也更大
人类的立场偏见和情绪等因素会干扰人们做出客观的判断,而ChatGPT面对同一道德问题也会有双重标准,显示其参与社会道德问题时存在较大的风险;而一旦涉及更多的自主决策,其相关应用的潜力和风险明显会更大。 -
一位女子与三岁孩子起冲突:该追问的是大人做错了什么
“熊孩子”“性骚扰”这都是舆论中的热门词。网上流传着众多熊孩子遭到惩罚的视频:熊孩子刮花了高档车、熊孩子把辛辛苦苦搭起来的乐高玩具弄散了、熊孩子进了女厕所。这些视频热度都很高,留言几乎都是拍手称快,有很多人喜欢看,他们讨厌熊孩子。在流量导向下,“熊孩子新闻”就会变得多起来,已经是当下社会新闻的一个细分品类。这些新闻,放大了对孩子的厌恶,刺激了人的情绪,然后,以“3岁孩子性骚扰了我”的闹剧结束。小小的一则纠纷后,是整个网络舆论的戾气与偏见。 -
为4000万老人洗澡:“维护尊严,比沐浴更重要”
“遇到时间最久的老人,大概两三年没有洗过澡,通常都是好几个月或者一两年没洗过。” 李明所在机构的一位助浴师大约每天要服务10-12位老人,“要能吃苦、有爱心”。相比劳动强度,社会偏见则是更大的障碍。 邹蓉见过不少人带宠物出去洗澡、做美容都要100-200元,带孩子上一节兴趣班也要500-600元,但却质疑给老人上门洗个澡,凭啥300元/次这么贵? (本文首发于2022年9月22日《南方周末》) -
演出散场,他们仍无法摆脱职校生标签丨记者手记
他们的表演虽稚嫩,但对“社会偏见”的表达是有力的。演出结束后,我开始和他们交谈,感觉到他们很迷茫,这种迷茫带着傲慢,也带着甩不掉的自卑。 -
上职校学汽修,一个女孩的选择 丨抉择2021
古慧晶,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第一位获得一等奖的女生。从上职校,到学汽修,再到无数次想放弃参赛又坚持下去,她的选择具有极强的自主性,在2021年关于“普职分流”的教育焦虑中独树一帜。她也坦言,社会性别偏见,在她的经历中一直存在。 -
近六成老人退而难休,韩国“老权”运动兴起
“企业都在质疑老人能办好事情吗?社会普遍对老年人持有偏见,能够帮助高龄老人就业的公司,只有那些不合法的传销公司。” 鼓励生育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韩国政府的人口政策越来越默认“低生育率与高老龄化”的存在,开始尝试延长退休年龄、改变居住福利模式、扩大“老人经济”(silver economy)等更趋于保守且现实的政策。 (本文首发于2021年11月11日《南方周末》) -
杜春媚评《知晓我姓名》|“我是性侵受害者,但这不是我的全部”
编者按:2015年,斯坦福大学校园内发生了一起性侵案,作案男子当时是全美游泳冠军,斯坦福的大一学生,法官仅判处他六个月的有期徒刑,震惊全美。受害人香奈儿在宣判前夜,写下了长达七千多字的陈述,宣判后随即被各大媒体转载,甚至被美国众议院多名议员轮流朗读。时任副总统的拜登也写信给她:“你给予了她们抗争所需的力量,我相信你将拯救生命。”此案的判决最终导致法官被免职,并改变了加州法律对强奸案的认定。被害人香奈儿经过几年的挣扎后,在2019年出版了一部回忆录,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性侵幸存者疗愈与抗争的历程,也给所有在社会偏见和司法不公中受伤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