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远游 | 学术边上
人各有才性,也各有旨趣,知识的世界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哪怕那确是一条很好的路。 -
若不想被AI、机器人淘汰,就不能活得像台机器
人生在世,仅有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互联网、AI、机器人在诸多方面做得更好。人最大的价值在于,如何高质量地与他人相处?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人若不想被AI、机器人淘汰,就不能活得像台机器,而要充分实现人生价值,展现出人性的光辉,这才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
多少商家困在退货里:“史上最优惠618”一周后
“一个退单里,我们啥都没干,平台会扣手续费、推广费。” “以前小二还会打电话确认,现在是机器人直接处理了。” 羊毛党批量提供的交易单正好能够帮团购顺利成团,“只要平台在,我们就一直在”。 “要停止内卷,先要从知识产权保护入手。” -
猖獗的假种子:套包、盗取、打假
“套包”种子横行,表面上侵犯公司知识产权,实质威胁种业安全和粮食安全。 “套包”种子质量难以保障,经销商也心知肚明,窍门在于“好坏搭配”。红线是“不能太坑人”——“如果没有产量,卖不出价钱,人家过来投诉你就不好办了。” 玉米种子品种多乱杂的原因在于有许多企业自己培育的品种难以达到试验标准,也不愿意花钱购买优秀品种的权利,就用自己的伪劣品种参加试验,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审定字号。 2021年种子法施行之前,在甘肃新疆的育种基地,谁手上有亲本,当地人都知道,甚至还有亲本交流群,打击力度大了之后,亲本交易趋于隐蔽,“主要私下进行”。 -
怎么样才是高质量地陪伴老人?
陪护老人的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老人的工作史、生活史,陪伴人或陪护者要站在老人的角度跟立场,为了能够与老人同频,陪伴人或陪护者有意识去学习、了解或增补过往不同年代的大背景,有了一定的年代知识储备,才有可能进入或融入到老人当年工作或生活的具体情境,只有你能够听懂老人的回忆或倾诉,老人分享起来才有劲,才有进一步分享的意愿,不然,老人只能觉得“鸡同鸭讲”“话不投机半句多”。 -
康德300周年诞辰:一个从未离开家乡的人改变了世界
几代中国学者,在不断接近康德,也在不断发现康德,让他的思想与今天对话。 康德哲学分了三个问题,知道、做和希望,来回答“人是什么”。在李秋零看来,可以简单地做一个回答:人就是一个有知识、有道德、有希望的理性存在者。 -
01:31
奥运冠军让女儿在家上学,家庭教育能平替学校教育吗?
近日,“奥运冠军杨威让双胞胎女儿在家上学”在网络上成为热门话题。有不少网友表示“在家上学解放了孩子”,也有网友质疑此举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在家上学”能否完整取代学校教育?从杨威的案例来看,他给子女安排的“在家上学”也并非“只有父母来教”,而是另外请了家庭教师,自行编制课表,犹如在家设立的私塾。 不过“在家上学”,可能意味着孩子失去了大量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不利于孩子从小培养沟通协作能力与社交能力。同时,“在家上学”也难以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毕竟不是每位家长都掌握范围广泛的分科知识,或者有财力为每一科都聘请一名专职家庭教师。以杨威的案例只是个例,不足以推广到万千家长身上。 而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7年发布的《中国“在家上学”调查研究报告》,彼时的中国已有6000人在家上学,相较于2013年的每年增长速度是30%。也是在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义务教育。 不过杨威的案例也显示,针对那些有条件、有意愿也有能力的家长,“在家上学”确实成了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也不失为对义务教育制度的一种补充。“在家上学”肯定无法取代义务教育体系,但其合理合法的存在也应予以正视。 -
首位博士说丨曾志平:坚守正确就是意义所在
我觉得,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让每个人都受到鼓励,去做你想做的事,找到兴趣和热爱所在。如果每个年轻人的成长都是在自己的热爱之下去学习,那这会增强他的热爱。 人固然难逃浮萍的宿命,然而,是否属意知识,总是不一样的。毕竟,认知是人格的核心。 -
丢下铁饭碗,出走围城丨记者手记
假如养娃也有模拟游戏,那我爸妈的目标一定是,孩子考上好大学,再从教师和公务员这两个好工作中选择一个。 孟成得知,人才引进实行“人编分离”,自己实际被分到了综合办公室,“因为招你进去,必须给一个编制,组织部就收集了一些单位空的编制”。 从小到大,我们所接受的教育通过一套简单的刺激-奖励机制,培养个人成为知识层面的富人,却很少教会我们如何成长为完整的自己,以及当一个人所能接受的学校教育到了尽头,下一步路该怎么走。 -
犹太人向左,以色列向右:从知识分子幼稚病到游民心态
中国思想家孟子说过,“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这同样能解释为何新移民群体多“游民心态”,而本土民族或扎根几代人的旧移民,往往倾向保守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