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虎”被同日开除党籍;工行青海分行设立人民武装部丨时政周报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洪大用任中宣部副部长。 “70后”北京市副市长高朋被查。 上海: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医务人员投身科普。 2023年侵犯著作权类犯罪人数同比上升1.4倍。 一周时政新闻回顾(2024年4月19-26日) -
恒大财富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猥亵儿童终身禁业:多地宣判“第一案”
依据刑法规定,禁业时间多是三至五年,此次强调终身禁业,是一大突破。 根据一项对2006-2016年9070名性犯罪人员的再犯罪统计发现,10年中有1176人再次实施性犯罪,整体再犯率为12.8%,其中猥亵儿童的性犯罪再犯率为12.67%。 -
英国法“出租车站原则”:大律师不得拒聘,为当事人利益服务
作为英美法的起源国,英国的立法重点,从惩罚式立法,而转向前瞻式立法和预防性立法,转向性教育,转向监护人追责系统(比如12岁以下儿童必须时刻得到监护),转向社区青少年监护制度(比如弱势残障问题家庭儿童登记系统,由社区定期访问查看),转向教育机构的未成年人安全警报系统(比如学校所有教学人员的犯罪纪录查证和过滤,和全国联网的性侵犯罪人数据库追踪等等)。 -
中央政法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法律交锋阶段
截至2019年9月25日,全国打掉涉黑组织2367个,打掉涉恶犯罪团伙29571个,34792名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 -
公开性侵“黑名单”遇冷 多地保守试验从业禁止
质疑者:公开性侵害犯罪人员信息有违“一事不二罚”原则,性侵儿童的罪犯服刑期间已受到了法律惩戒,待其出狱后再公开其个人信息容易让人联想起现代版的“黥刑”(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 支持者:从儿童利益保护最大化原则出发,公民的部分个人隐私权应该做出一些让渡。 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副秘书长田相夏认为,与信息公开相比,从业禁止是更保守的一种选择。 -
三地试水公开性侵罪犯信息
2016年以来,浙江慈溪、上海闵行、江苏淮阴三地先后启动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及信息公开制度。但事实上,有的宣布延缓,有的只公布了一例,有的选择仅供内部查询。 -
最高检:探索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从业禁止等制度
近期,一些有前科的犯罪人员再次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引发社会关注。 -
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可行吗?
近日,“江苏首次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的新闻在网上刷屏,网民纷纷跟帖点赞,表示“干得漂亮”“务必全国推广”。 -
猎狐追逃自首期限已至 150多名境外逃犯自首
公安部等四部门10月10日联合发通告称:12月1日前,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自首可减轻处罚。如今自首的最后时限已至,据不完全统计,自“猎狐行动”开展以来,抓获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至少达335人,其中自首者至少154人。其中,劝返是开展境外追逃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