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第一份工作,探寻深山老林里的非遗|人在职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寻,并没有那么容易。是虽然公司在城市,但人远在深山里的对比,是听上去高大悦耳,实则艰辛无比的劳累。 -
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
径山寺禅茶:从日本再回传
2010年5月18日,以径山禅寺为传承的“径山茶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11月,宋代径山禅院茶礼首次于径山禅堂呈现,来宾由茶会感受到宋代径山中兴时的禅林道风。 -
继承丝绸之路上的“绝学” ——学者潘涛与吐火罗语
当中国文物收藏保护部门及其负责人不得不将吐火罗语材料拱手让给日本人时,我相信他们内心应该是非常无奈和遗憾的,因为过去的中国学者并没有能力与在海外受过正规吐火罗语学术训练的人竞争。所以对中国学者而言,研究吐火罗语,不仅是个人学术发展的一种选择,更是为祖国学术的发展作出贡献,为中国的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尽一份力。 (本文首发于2021年5月6日《南方周末》) -
陈培浩:我的2019年阅读推荐·虚构类
云中记》是一部将汶川大地震的现实题材提升为当代精神追问的厚重之作。在云中村整体搬迁五年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祭师阿巴无法抑止内心对于故乡亡灵的牵挂,重回云中村“履职”,最后随着云中村一起从山下滑下悬崖峡谷,成了用生命守望故乡和亡灵的真正“祭师”。 -
藏家乐“加加面”,有人创下单次吃完147碗的纪录
31岁的果拉卓玛,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居民。加加面是她经营的藏家乐的特色招牌。 当地人说:“没吃过加加面,就等于没来过盐井。” 加加面是盐井的一种美食,经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当地特色饮食品牌。2010年,盐井加加面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独家V观】习近平:党中央支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15日上午,正在内蒙古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赤峰博物馆会见了少数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它还存在,只不过换了材质——牙雕的第二个春天
2006年、2008年,象牙雕刻技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先后被列入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的过去和现在既是传统手工艺自身命运的缩影,也是时代的映照。 -
300家马戏团的联名信 (从134738复制)
争议背后,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马戏和动物们何去何从? -
300家马戏团的联名信
争议背后,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马戏和动物们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