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急管理部:全国因洪涝灾害受灾人口2076万人
长江、珠江以及太湖累计发生了14次编号洪水。 “在武汉、长沙、南宁三个储备库储备了舟艇800余艘,急流救生衣1.3万件、水域救援服1.6万件,应急食品1.2万箱,做好了抢大险、救大灾的各项准备。” -
01:26
中国旱极连续三年变雪海,沙漠为什么会下雪?
塔克拉玛干沙漠已连续三年出现大范围降雪,沙漠变雪海的美景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高海拔地区变暖,更多冰川融水进入沙漠提供水汽;西风急流减弱,北极强冷空气更容易南下,也有利于观察到积雪。 极端降水对沙漠地下水源的补给作用不大,还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这也是空气含水量和大气系统位置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一暴雨就怪海绵城市?洪涝和内涝得区分
海绵城市的功能范围是有边界的,它是针对内涝最佳的解决方案,但面对洪涝灾害时,海绵城市发挥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这次门头沟是洪涝的问题,不是海绵城市能解决的。” “在江苏镇江这样的海绵城市,试点区已经可以做到应对30年一遇的降雨,但从目前国内的建设情况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海绵设施可以承载将近1000毫米的降水量。” 能够应对至少二十年一遇的降雨,是城镇内涝防治的基本要求。但目前国内建设的海绵城市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北方海绵城市设计的承载量比南方城市更低。 -
城市为何内涝频繁?“不挖山填湖”,降水才有去处
湖泊、湿地、河道等作为天然的“蓄水容器”,可以调节径流(指由降水形成的、沿着流域不同路径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的水流)。但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些天然的“蓄水容器”被填埋、侵占,影响了对径流的削峰、错峰调节作用,更易导致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 -
世界各地极端天气频发,巴基斯坦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
2022年的季风季节,巴基斯坦遭遇三十年未遇强降雨。 -
种粮大户的“意外”丰收季:一天不入仓,就不能算丰收
在柴象鲁看来,今年小麦没有减产,得益于老天爷的眷顾——去年在出现罕见涝灾的同时,也出现了罕见的“暖冬”。 柴树旺外号“铁人”。浇地时,在地里一待就是半个月,经常晚上通宵浇。他搭了一个窝棚用来休息。此前,他曾将一个旧橱柜拖到地里,碰上下雨就躲到橱柜里。 柴象鲁在公墓旁晒粮有好几年了。这块地盘基本由他和另一个种粮大户柴象强专用,其他种粮户都不来。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16日《南方周末》) -
应急管理部答南周:建立健全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的联动机制
郑州特大暴雨事故发生后,舆论普遍关心应急预案如何触发,是否有量化标准。此次应急管理部的公开回应可以视为应对此前暴露问题的一项措施。 与近五年同期均值相比,2021年洪涝灾害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上升了9.7%,倒塌房屋数量上升了25.3%,直接经济损失上升了12.3%。 -
直击河南17村灾后抢秋粮:“多收一颗是一颗,多收一亩是一亩”
特大洪涝灾害对河南农业造成的损失十分惨重,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515万亩,其中成灾978万亩,绝收521万亩,秋粮有一定程度减产。但没有受灾的6000多万亩秋粮作物长势好,“能够以丰补歉,弥补部分损失”。 10月中下旬,南方周末记者走访了三个月前受灾严重的十余座豫北村庄。其中一些地方,洪水已退去多时,拖拉机犁过干燥的平原,播撒着明年夏天小麦收获的希望。但在另一些村落,田地依旧湿润,作物难以生存。 鹤壁市一位种植大户在300亩因灾绝收的玉米地中,改种了100亩白菜。8月中旬播种,9、10月连下暴雨,白菜被泡了四五回。如今赶上播麦时节,他把白菜翻在地里当了肥料。 (本文首发于2021年10月28日《南方周末》) -
北方村庄的涝灾自救故事:一位种粮大户和他的“小铺链”
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一台轮式收割机“於住(指车辆陷入泥中无法行走)”后,用来“起於”的机械也会“於住”,最后依靠大型挖掘机将车辆一一拖出。 种粮大户每年都要交每亩8元的保险,政府另外再每亩补贴32元给保险公司。有人认为,2021年的情况属于天灾,玉米收不上来,保险公司应该赔。 邻村这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转让价格是14.5万元,正常年份新车价格不过5万元左右。问题在于,厂家没有现货,2021年北方普遍雨灾,只有这种收割机能收玉米,从而导致供不应求。 “小铺链”买来后,状况不断。在第三次“於住”之后,柴象鲁告诉村委会主任,自己包的这块地2021年恐怕很难种上麦子了。 (本文首发于2021年10月21日《南方周末》) -
暴雨庇护所里的郑州复苏故事
“7·20”特大暴雨夜,前来投宿的人大都被淋湿,但剧本杀店里只有戏服能够更换。身着十九世纪欧式长裙、中式秀禾服、日本和服的陌生人聚在游戏室里,躲避屋外的暴雨洪灾。 救援队将滞留在高铁站、地铁站的乘客往郑州图书馆送,次日还有附近停水停电的居民来馆里借宿。王海英认为这很平常,“图书馆是公共设施,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暴雨夜曾庇护千人的东方嘉禾影城,早前因欠租被停电了一回,如今再次因郑州出现本土新冠病例停业。但经理杨震心态乐观,“尤其是特大洪涝灾害后,人们需要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