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出版了哲学译著的农民工,不是励志故事的主人公
“我没有从坚持学习哲学中获得所谓的‘阶层上升’、‘阶层跨越’——这是‘励志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陈直在《海德格尔导论》的新书分享活动中说。 铸刻文化主编陈凌云希望陈直在“本质性生存”之外,能多包容些各种各样的“非本质性的生存”,“当然,他坚持自己也很好。” -
岛国《入殓师》引发热议:什么时候我们对死亡不再忌讳?
面死而生,就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人生观。如今,这个观点或许不仅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去思考死亡的意义,也能更好地去审视入殓师这个职业。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入殓师是一个怎样的职业。 -
“网红”教授戴建业:入世与隐逸
因诗歌而“红”,使戴建业的生命、学术和趣味被部分遮蔽。张三夕听戴建业用英文背诵过伯特兰·罗素的文章,他极喜爱这位英国哲学家。为了准备读书会,张三夕的一位博士生向戴建业借来《存在与时间》。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这本经典之作上面,批注密密麻麻。 (本文首发于2020年6月4日《南方周末》) -
李子柒与海德格尔 人心对“本真性”的渴望
西方人意识到了生存的历史性,便将东方想象成“自然”,后者既被描绘成伊甸园的形象,也是静态和迟滞的形象 -
陈嘉映:行之于途应于心
1996年,我去上陈嘉映老师的哲学课。之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细读了《存在与时间》和《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可开学了,头几节课还真是让我有点找不着北。陈嘉映的授课方式迥异于我遇到过的所有哲学老师,他从不照本宣科,不从大词到大词,最讨厌引经据典、用各种“主义”来为哲学分类,而喜欢对日常的概念做最细致入微的辨析。 -
孙周兴 有一说一的“哲学农民”
孙周兴过去常说,尼采“太野”,还是喜欢海德格尔的沉稳,更合他的心性。但走出书斋,公共领域中的他,更像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有时候,他清晰地看见巨人的模样;有时候,那形象加速度膨胀,看不真切,让人无力抵抗。艺术和神秘,遂成最后的堡垒 -
【固执于见】乡村很自卑
人们并不是不再关心乡村,他们太关心了,他们比慢条斯理的乡村更关心乡村,他们关心的是乡村消亡的速度还不够“更高、更快、更强”,他们那种拯救式的关心加速了乡村的自卑和毁灭。 -
列维·斯特劳斯:60亿人口的世界已与他无涉
自结构主义出现之后,这个世界一直是斯特劳斯的世界,而不是萨特或海德格尔的世界,研究人类学的大师已经厌倦了人类,已经放弃了这个纷扰而无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