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消防救援局首场发布会,点名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
今年以来,共处置火灾45万起,亡947人、伤989人、直接财产损失26.8亿元,火灾占整个警情总数的52.1%。 近3年,电动自行车触发的火灾年均增长20%,今年已发生火灾10051起,造成35人死亡。 春季开学至今,全国学校共发生火灾516起。普遍存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学生及教职工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 -
01:19
读书多,寿命长,高学历者更高寿?
读书多,寿命长,高学历者更高寿。2024年《柳叶刀》杂志发布了这项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后,低教育程度是成人死亡率的一个危险因素。人们接受从小学到大学18年的教育,每增加一年的教育都会平均降低1.9%的死亡率风险。受教育程度越高,越长寿。未受过教育的成年人与受过18年教育的成年人相比,两者的全因死亡风险类似于当前吸烟者与从未吸烟者之间的肺癌发病率或死亡率。18-49岁的人群每年接受教育会使死亡率风险降低,而且,这种效益贯穿终身,即便到了老年仍一直读书和学习,也会延年益寿。 不过,这项研究也有局限性。一方面,数据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缺少了低收入国家的数据,因此这是一个并不算全面的研究。另一方面,由于是数据分析,因此它没有也不能解释读书多寿命长之间的直接关系或因果关系。 人的寿命受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后天环境中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决定寿命的重要因素。有网友猜测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容易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人猜测收入水平较高也决定了他们能过上品质较高的生活,因而体现的结果之一便是寿命较长。 -
读书多,寿命长
成年人每年接受教育会降低死亡风险,且这种效益贯穿终身,即便到了老年,如果一直读书学习,也会延年益寿。 -
持续的生命教育:除了知识,你还能教会学生什么?
不止是语文教师,我觉得各科教师都应该深入地去思考,如何把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
在死亡课上,他们请学生“常去殡仪馆看看”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探讨死亡,在殡仪馆、墓地体悟死亡,共同抵御死亡恐惧……高校里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为论生。 -
江西通报胡鑫宇自缢细节:录音笔透露至少两次轻生意图
江西省公安厅指导组组长胡满松在发布会上致歉:“由于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一百多天才发现胡某宇下落。” 警方认定胡鑫宇系自缢死亡,尸体发现地为原始第一现场。根据尸检结果,尸体全身骨骼完整,各脏器在位无缺失。 胡鑫宇生前心理状态失衡的具体表现有:入睡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存在自责、痛苦、无力无助和无望感,进食异常和明确的厌世等。 铅山县教育主管部门在致远中学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此次事件警醒我们,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
殒命在废水处理间:144起有限空间事故,近九成涉盲目施救
在曝气风机停运的20天里,福荣食品厂继续生产,废水池的高浓度硫化氢涌出。7位死者“在废水处理间内就中毒了。我们去过好多企业的污水处理点,没见过池外浓度这么高的。” 有限空间事故成因非常相似,“基本都是作业人员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就进入,然后因有毒气体浓度超标、缺氧死亡。”在2016年至2019年全国发生的144起事故中,有126起涉及盲目施救,占比87.5%。 “工人穿上工作服是工人,脱下工作服就是农民,如果工厂的安全意识不足,又缺乏针对较高风险有限空间作业的培训教育,工人们自然不会具备相应的防护知识和能力。”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26日《南方周末》) -
走进死亡咖啡馆:“在死亡面前,谁敢说自己是专家”
分享《獾的礼物》时,文晶领悟到,父亲也给自己留下了两件珍贵的礼物——乐观与勇气。那一刻,对于至亲的死亡,文晶感觉有一丝释然。 在死亡咖啡馆里,参与者会尽量不去评判他人的生死观,“但这种碰撞本身就很有价值”。 作为组织者,赵小白感觉自己的收获远远多于付出。那一个个与死亡有关的故事,让他愈发意识到生的时间有限、死的降临无常,“所以更要深情地活”。 国内学界已经意识到生死教育的匮乏,但很少有人提出到底该怎么做,学者们也偏向从哲学或具体的医学层面研究死亡,较少关注社会应用层面。 (本文首发于2020年9月3日《南方周末》) -
终活:越来越多日本人正在上一堂死亡必修课
“不如就在今年的贺年卡上写上我的讣闻吧。”69岁的砂田知昭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在得知自己临近死神后,砂田知昭立马开始规划死亡之前的生活。担任导演的女儿砂田麻美则举起摄像机,将父亲最后的日子拍成了纪录片——《临终笔记》。 -
死亡无法逃避,教育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