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8万亿元银行理财规模变阵:四大行理财子公司跌出前三,行业痛点何解?
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主要供应母行系统,拓展它行渠道的动力不足,对外部渠道代销需求的响应速度较慢。 理财子公司脱胎于银行资管部,老百姓对银行理财的刚兑预期根深蒂固,一时间难以逆转。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但为了规模的稳定和增长,理财子公司必须维持住“稳健”形象。 信贷文化下,投资往往是“领导负责制”,需要层层审批,流程复杂,响应速度慢。而在投资文化下,则强调“投资经理负责制”。在研究员支持下,投资经理灵活、自主、快速地决策。公司领导很少干预投资经理的具体投资决策。 对于理财子公司而言,有一个争议较大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否需要自建权益投研能力?如果理财子公司的目标是做全能型资管机构,优秀的权益投研能力不可或缺。权益投资方面则可通过委外和FOF(基金中的基金)实现,而不是亲自下场。 -
“阳光红安全”净值腰斩:风格大漂移,如何监管?
“阳光红安全”投向及持仓与宣称主题经常漂移甚远,重仓资产与合同约定投向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无论光大理财旗下权益产品何时发行,无论旗下产品发行时主题型产品对应的行业是否为热点,光大理财旗下的权益类理财产品都告浮亏。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仅规定“按照与投资者事先约定的投资策略、风险承担和收益分配方式,”并没有对投资比例进行规定,也没有相关罚则。 -
全国政协委员何杰:“‘跨境理财通’投资者期盼更多差异化金融产品”
业务试点规模和活跃度与预想有较大差距。 “南向通”投资者更青睐中高风险等级的权益类资产。 香港金融机构如果能够直接为内地投资者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对于提升“跨境理财通”的活跃度会有较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