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中国镇痛周:关注慢性病疼痛,共建“无痛”社区
-
当女孩们决定“捐”卵
年轻女孩们认知有限,又急用钱,这时有人告诉她们,可以把卵子捐出来,无痛无风险,能帮助有需要的人,还有一笔不菲的报酬,这很难不让人心动。然后她们便被一步步带入了一个很难回头的陷阱,当面对一个环环相扣、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的黑产链条,势单力薄的“捐”卵女孩们可以说毫无还手之力。 -
部分关停后, 产科等待新生
产科相关业务不只是分娩接生,还包括孕前检查、产检等。南方周末记者统计,产科服务全部停掉的只有7家。有3家仅是取消了下班后及夜间值班;21家不再提供住院分娩助产服务,其他项目如产检等照常。 大城市的三甲级综合医院和妇幼专科医院,也受出生率下降影响,曾经“一床难求”“加床睡走廊”的情况少了,但医务人员依然繁忙,甚至需要扩张。 一张张关停并转的公告背后,中国人均产科资源还落后于发达国家。产检候诊时间长、无痛分娩率低、产后抑郁重视不够,如何让生孩子的体验更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本文首发于2024年5月23日《南方周末》) -
01:39
体验分娩的痛,准爸爸我只坚持了3秒
生孩子有多痛?比足球砸到小腹更痛!体验分娩镇痛的准爸爸只能坚持几秒钟。俗称“无痛”的分娩镇痛法在国外已应用百余年,国内普及率还很低,为什么? -
丈夫拒绝妻子无痛分娩:生娃,女性婚姻困境的照妖镜
社会学家李银河关于分娩疼痛的一句话被广为引用:“产妇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为产妇减轻痛苦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反映了一种生育文明。”诚哉此言。 -
谁在阻碍无痛分娩?
“如果想要无痛(分娩),必须要有一两个麻醉医生24小时在产房,但很多医院连完成正常的麻醉任务都很困难。” -
为什么无痛分娩率这么低?
收费低、使用药品耗材少、麻醉医生缺乏造成公立医院无痛分娩普及率极低,而私立医院又费用高、品牌弱。公私之下,产妇两难抉择。 -
张小海:活熊取胆不能视为“合理利用”
活熊取胆真的“无痛”吗?这样取出的胆汁对消费者健康有何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制止活熊取胆?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亚洲动物基金对外事总监张小海。 -
【模糊视线】归真堂
无痛引流技术合法,但在人工熊胆粉已具备替代条件、胆汁熊未被证实得到了人道对待的情况下,阴谋论缺乏证据,因转移视线之嫌,引发了舆论更大反弹。 -
改嫁,最佳养老方案?
52岁的三姑,无病无痛在自家田里再干上十年,也未必能攒够养老本;现在靠着男方的退休金、医疗保险便可安心度日——真是“最佳养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