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儒敏:语文教材编写很难超越所在的时代
“减负”也不见得只是教材的事,不少家长恨不得让孩子在娘胎里面就开始认字,搞什么“胎教”。这是一种弥漫性的社会焦虑,投射到教育问题上了,成了“集体无意识”。 教材不是私人著作,是公共知识产品,要在社会上大面积使用,必须寻求社会的共识,考虑社会接受的程度。 教材不是单纯的美文汇编,要照顾到时代风气等很多方面,任何教材都不可能超越它所在的时代。 -
“价值观决定教育的水准”:一群教育者对内卷的反思
曹君观察到,家长把现实中的考评数据量化得一清二楚,最后得出结论——“我也觉得争这几分没有意义,但我不得不做。” 杨玉翠给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教授孙晓天发了封邮件,列上了孩子的问题。收到回复后,她又把回复内容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你看,教授都回答了你的问题,你说你厉不厉害?” -
“很少有异想天开的问题,这与教育生态有关”
徐义刚最大的感受是,很少能遇到提出“颠覆性”问题。“这与培养乖孩子的教育生态有关。” 贺浪萍回忆,以珠三角为例,在推广教材时,“真正开课的只有广州、深圳和珠海等城市,而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存在科学课由生物、音乐、美术老师来上的情况,甚至没有订购教材”。 -
高考日语报考人数逐年增长,人大代表呼吁完善小语种教育体系
对于部分考生而言,小语种的政策十分利好。2018年,教育部提到,要充分照顾小语种的实际情况,高考命题时,“小语种试卷的难度要比英语容易5到10个百分点”。 陆銮眉发现,教学的发展没跟上小语种报考的热潮。其中一个问题是缺乏固定教材,种种情况也导致老师资源的缺乏。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针对小语种市场乱象,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别必亮就曾呼吁,“别让小语种报考影响高考公平”。 -
教育部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的调查处理通报
-
清华硕士进职校,看见“差生”标签背后的故事
对于我的研究,校领导都觉得无所谓,他们希望我的身份能带来一些光环,也特别配合我,给了我很多空间去观察真实的职校生活。 我印象深刻的一门法律课,前半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道德和礼仪,后面才是更有实用性的劳动法内容,但直到学期快结束,老师还没念完教材开头。 很多家长可能会天然地把抚平创伤的重任交给学校,希望孩子能够在这里获得新生。但职业教育承担不了这么重的责任。 -
教育部回应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责成人教社立即整改
-
教育部:2021年将启动义务教育全学科教材修订
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普及的时间表是2022年前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 例如历史新教材的编撰模式将原来的专题史改为通史体系,容量大、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密度大,但叙述过于浓缩,表述不甚清晰,这给一线老师带来很大考验。 -
习近平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强调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
-
教材官司:换试卷“倒逼”换教材?教育厅教育局成被告
专家:“让学习‘仁爱版’教材的学生去考‘人教版’地区的试卷,这违背了基本的教育规律,也涉嫌变相干预教材选用结果。” 巴彦淖尔市教育局:使用包头试卷是为在教学质量上对标包头,教材选用程序合法、合规。 (本文首发于2020年11月5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