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全勤上班的中年公务员在周末招摇撞骗
一个幽灵大学的幽灵教授,在各种学术会议和论坛之间徘徊——魏新河的身份确认是伪造的,给学术会议投稿的论文基本是抄的,去外地参加会议的差旅费大多是自己贴的,顶多占了几顿会务餐的便宜。他似乎想借此营造一个高校教授的人设,拓展一点游学或咨询的生意,也不知道成没成。总之,他作为公务员伪造身份参加社会活动的行为,涉嫌招摇撞骗罪,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了。 -
“临时抱佛脚”?生涯规划早落实,填报志愿不迷茫
考试的分数在一定层面只是“虚”的数字,而能够认识自己,从事适合自己的专业和事业,这才是最“实”的问题。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
00:52
张恨水:“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丨那年今日
1895年5月18日,张恨水在江西广信出生,本名芳松,字心远,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报人。他自幼酷爱文学,17岁时因父亲突然亡故无法再继续学业,只能将心中的苦闷宣泄于纸笔,就此开始以“恨水”为笔名投稿。1924年,张恨水以九十万言的章回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之后的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将其声望推到更高。他的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成功对旧章回小说进行革新,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 -
学术期刊网站乱象调查:冒充C刊,骗稿骗钱,蔓草难除
“惩治它(假冒期刊网站)没有(有效)手段,它利润又相对高。抓住了投稿者对于刊发核心期刊论文的需求,还抓住了投稿人不敢报警这一点。就这两点不就要命了吗?你又想发(核心),你又不敢让别人知道你是花钱发的。”一位期刊编辑说。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17日《南方周末》) -
投稿集丨30个南周读者最难忘的过年时刻
-
语文亦可说唱
◉编者按 为了带动学生探寻阅读与思考的乐趣,2021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南方周末发起“阅读新火种”公益行动,并于5月25日启动教师征文挑战赛。三个月内,征文活动收到投稿两千多篇,涉及阅读思考、教学感悟、教育心得等方面,部分优秀作品已陆续发布在南方周末App与官网“语你共进”专区,现摘选部分作品予以刊载。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9日《南方周末》) -
少年笔下的世界有几多奇妙? “笔尖上的少年”征文摘选
◉编者按 2021年6月,南方周末在学而思网校的战略支持下发起“笔尖上的少年”征文活动。活动以“把眼里的美好变成笔下的美文”为主题,邀请了著名学者周国平,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徐则臣,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品》杂志总编辑王十月,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秋,南方周末社会新闻部主任何海宁,《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蒯乐昊等作为评审团专家与导师,旨在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发现美的机会、一个记录美的平台,展现少年的文字力量。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征文活动收到了上万份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的投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看到了少年们从体会情感,到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去描述眼前世界的蜕变。他们情感细腻、见微知著,也懂得主动探索,寻找与世界相处之道。这些故事之于少年的成长历程,也许只是一瞬。而他们对于善的肯定、真的呈现、爱的渴望,终会成为通往下一站精彩的珍贵财富。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26日《南方周末》) -
守规矩的人情才能更长久
在规矩面前,守规矩才是讲人情,不守规矩,实际上是最大的不讲人情。 -
“《收获》的妙处是,所有作品先让它挑”:一本文学杂志和它的作者们
“《收获》让一个作家,不管他是多么大牌的作家,当他投稿的时候,他都觉得自己投的是处女作,而且这个处女作会成为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
世上的好人都不见了?两例让座让我觉得并没有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