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虑症:不只是心病
多项研究表明,焦虑症不只是心病,治疗也不只心理干预,而且可能包括肠道微生物等靶点。 -
江西通报胡鑫宇自缢细节:录音笔透露至少两次轻生意图
江西省公安厅指导组组长胡满松在发布会上致歉:“由于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一百多天才发现胡某宇下落。” 警方认定胡鑫宇系自缢死亡,尸体发现地为原始第一现场。根据尸检结果,尸体全身骨骼完整,各脏器在位无缺失。 胡鑫宇生前心理状态失衡的具体表现有:入睡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存在自责、痛苦、无力无助和无望感,进食异常和明确的厌世等。 铅山县教育主管部门在致远中学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此次事件警醒我们,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
需要考虑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吗?
前现代社会认为女性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质是一种对教育“有害”的气质,而后现代社会则抨击“阳刚之气”在教育中的作用,这两种教育理念的本质都是违背教育理念和人性成长规律,希望通过教育者性别角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人为干预教育过程,“生产”符合自身意识形态标准和社会用途的“人形产品”的行为,无论是古代的“斯巴达战士”,还是当代的“多元主义者”,本质都是人的非人化——人不再是人,而是某种军事和政治工具。 -
精神病患者的子女:被“看见”的十年
一位患者家属曾向精神科医生周天航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有一天,我女儿突然发病了,抓住了我的头发,使劲打我的头。我的孙子还小,他不得不向邻居求助。但已是午夜。他接连敲了好几家的门,无人应答。”对精神障碍患者子女来说,最大的忧虑来自精神层面的不确定性。孤单感和对未知的恐惧可能会轻易抽走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精神障碍的代际传递是一系列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而包括心理弹性、疾病认知、父母养育、社会支持等社会心理因素是可以后天改变的。如果能为精神障碍患者子女提供认知、行为或心理教育等方面的预防性干预,他们发展出心理问题的风险就会显著降低。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小学心理测评涉敏感词引家长担忧,如何专业地和孩子讨论生命话题?
“对于一个健康的、没有自杀倾向的孩子提及自杀方式等字眼,没有必要。如果请专业人士设计简单的问卷初筛,再对一些存在情绪问题的孩子重点交流与干预,会好一些。” “目前我们国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储备力量不够,精神科医生人数很少,全国儿童精神科医生更是不到500个。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化,而很多小学心理老师都不是专业人员。” -
防疫战下半场,谁来驱走心理病魔?
随着疫情平稳,援鄂医疗队陆续撤离武汉,疫区居民和一线医护人员的恐惧、焦虑等急性创伤反应也基本过去,但“时间会抚平一切伤口”并不完全成立。 湖北大学心理学教授邓晓红估计,灾后的三到六个月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感染者、被隔离人员、一线工作人员、丧亲者、儿童和老人都可能是PTSD或病理性哀伤的高风险人群。心理援助工作者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尽早对这部分人群进行评估、筛查、干预和治疗。 应当组建一支训练有素、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援助志愿者团队,而不是临时招募、匆忙培训、紧急上阵。不然,下次重大灾害发生后,“战时一哄而上,战后一哄而散”的现象还会重现。 -
“要设立一个公祭日,安放这座城市的悲伤”
心理创伤问题其实才刚刚开始,我们的工作正在逐步转移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特殊人群的纵深干预。 我们预计清明节会是一个社会心理的拐点,在此之前,希望政府能为安放民众的哀伤做点事。这是最好的社会心理疏导方式。 -
肺炎疫情亟需心理干预:“处理恐慌也是重大任务”
有医生刚脱下工作服,巨大的压力让其瞬间变身“小女生”坐在房间里嚎啕大哭,对于此类采用情绪支持治疗,多一些陪伴和聆听,帮助他们宣泄情绪;有不知如何宣泄情绪的医生,表面上看一切正常,却因不能休息、无法轮换,出现急性“应激障碍”,严重失眠导致无法正常上班,对于此类医生,他们开出了抗焦虑药。 武汉市民以两种心理问题居多:一种是“疑病症”,即就医检查显示“没有异常”,但仍不能打消顾虑,常伴有焦虑;一种是“强迫性恐惧”,防疫物资一应俱全,但依然有一种难以抗拒的恐惧。武汉之外,普通公众看到疫情的现状后,因为共情和同理心,间接导致身心出现困扰,甚至精神崩溃,形成“替代性创伤”。 北京大学副教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即将参加中国心理学会组织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就是应对这次疫情的,处理恐慌也是重要任务”。 -
“失独家庭”尤需帮扶
我建议对失独家庭给予政策倾斜,实行就业优先、社保优先、养老服务优先;提供集医疗、养老、心理干预、临终关怀于一体的专业服务。 -
【科学松鼠会】当医生的心灵受伤时
很多人都误以为医生、护士都是坚韧的人。其实在工作的背后,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承担着巨大的身心压力,而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理解,就好像家人的问候,能让我们体验到格外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