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从巫术角度,看古代帝王对史书的恐惧
更好的办法是进入公共记忆,通过立德、立功、立言受到公众跨越千年乃至数千年的尊敬,这庞大的愿力可以让逝者的魂力得到极大的补充,成为儒家所称的浩然之气、正气,获得“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的力量。 同理,青史留名,如果是美名,有助于灵魂长存和壮大,如果是恶名,则万民的咒诅会促进灵魂的消亡,让灵魂受苦。这才是古代儒家士大夫不怕死的道德根源,这才是皇帝害怕史书的关键因素。 -
北大研究生复试惊现“蔡元培”:名人为何总能成为人名? | 快评
进而言之,“刻意重名”的行为也植根于人类古老的原始思维。世界各大文明都曾有“名字巫术”的历史,名字的起源与语言的起源大致同步,因此也就带有神奇的力量,被认为与人的身体血肉相连,由此还助推了两种看似截然相反但却同源同构的习俗:避讳与连名。人们会担心自己名字被人窃取而受到伤害,也会寄望于袭取他人好名而收获好运,而这都源于“名字巫术”衍生的“名字崇拜”。 -
“老君当治,李弘应出”:谈谈李世民子孙名号中的名字巫术
唐高宗的长子李弘,名字即来源于老君化身。东汉中期以来,原始道教产生了“老君当治,李弘应出”的谶言,即太上老君的化身李弘将会代表老君统治世界,在汉晋南北朝时代,爆发了诸多以“李弘”自称的起义,其范围跨越汉夷,遍布南北,令统治者不胜其烦。唐高宗索性给太子起名李弘,让太子当老君的化身。 -
从社神、土地神到商业保护神:死去的先贤成神继续守护一方
从早期原始的社神土地信仰,到近世的地方城隍信仰,其脉络都是地方人群以及共同体与土地神祇之间的一种信仰联系。但其中的演变也颇为明显,从早期巫术色彩浓郁且有肃杀之风的社神信仰,演化到崇尚有功之人为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的儒家文化土地神官祀信仰,再演化到近世那些伴随着商业繁荣形成集镇背景下的众多城隍,其含义与精神色彩变化甚多。但也有一以贯之的元素,那就是社神和土地也好,城隍也好,他们都是凝聚和保护一个区域内人群与共同体的神祇与象征。而在历史上为人们作出贡献的人物,死后也往往受到尊敬,最终成为农神或城隍,继续守护着一个个地方、社区小共同体,保护农业或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
吃啥补啥的背后:原始人超乎我们想象的“讲逻辑”
相比于由神来解决一切疑问的“高级宗教”,巫术其实更加讲逻辑,原始人使用每一种巫术,都有其内在逻辑,都预期能达成确定的效果,在他们心目中有点像数理公式。所以原始巫教实质上比所谓“高级宗教”要“科学”,古希腊人能够第一个发展出科学,也跟当时他们停留在较原始的多神教阶段,没发展出“高级宗教”有关。 -
名字巫术:汉族的避讳和少数民族的连名
原始人对待名字的两种方式,其实也就是史前巫术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做一些事来求福,即所谓宗教仪式,是文明礼仪的来源;另一方面不做一些事来避祸,即所谓宗教禁忌,是道德戒律的来源。 -
这部恐怖片,被严重低估了
对于很多影迷而言,《你将不再孤单》的独特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
《南巫》:巫术、乡音和离散的华人史
“我们说我们是马来西亚人,后面会多加一句马来西亚华人,可是国族和民族结合在一起时,我们要如何把在地文化全面表达?” -
“灵彤彤恋爱学院”:情色、诡诈、套路、黑巫术
这类“恋爱课”市场还不小,否则那些导师早就饿死三回了。什么样的人在为此付费、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着这些套路?谁在现实生活中被这些“恋爱课”学员套路,还以为遇到了真爱?细思极恐。 -
扎针女婴:亲人为什么成了容嬷嬷?
12根钢针从体内取出,11个月大的女婴紫萱终于不喊疼了。两天前,被锁定为嫌犯的舅妈喝农药自杀,自杀前1小时问:“针取出还有指纹吗?”为何如此狠心,亲人成了容嬷嬷,对婴儿下此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