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情况调查
-
张雪峰高报咨询单价一两万引关切:当抹除专业就业率、去向与收入信息差丨快评
可让教育系统之外的第三方如国家统计局或企业对专业-院系的就业率、去向与薪酬进行独立的调查,然后向全社会公布,单单对专业或院系或学校进行所谓的全国排名是远远不够的;建立类似大众点评网的毕业生点评网,让校友对专业-院系进行点评,师资与行业地位如何,披露各自的就业情况,让后来者有很好的参考,避免再次踩坑。这样,谁也别想借助此类信息差挣钱,学子们也不用担心踩坑。 -
“继承家业当行长”:切中的是公众对公平的疑虑|快评
在就业进入存量市场的形势下,如果有人将公共机构变成自家的“自留地”,把持优质工作机会,阻塞普通人的就业和上升渠道,自然会引起公众对于就业公平的疑虑。针对这一事件,农发行应该进行更详尽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严肃处理,回应公众的质疑。 -
“普职分流”,他们选“C”:有本科学历加持,中职可以接受吗?
女儿用全校垫底的成绩一次次向她证明,读名校的期许终究无法达成了。 竞争最激烈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超出公办普高分数线153分,几乎达到16个区所有区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甚至超出多所市重点。 刘欣也想过,初中毕业的孩子还小,却要决定今后7年的学习专业,甚至是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否有些草率。 2022年4月发布的一份对2020年全国中职毕业生抽样调查统计显示,在近两万份样本中,就业的比例仅为35%。 -
中国教育观察2021:没能让所有人满意,大体符合人们期待
我们学院的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也显示:2021年工学和理学专业毕业生,无论初次就业率还是起薪,都明显高于其他专业门类。 北大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2021年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升入国内本科就读的比例,已达到19.2%(2019年还是15%)。 我在参加博士生培养环节答辩的间隙,向一位同事请教:作为一个教育财政学者,您认为中国教育的哪一个学段是教育投入的“短板”?她的回复是:我认为是学前教育。 -
01:24
北大调查发现本科起薪5825元,教育仍是解决就业的第一行业
据光明日报,北大课题组于2021年6月起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本科毕业月平均起薪5825元的结论冲上热搜,引发热议。此外该调查还显示,教育行业仍然解决就业的NO1。教育、制造业、IT业、金融业成为占比最大的4个行业,分别为15.1%、14.5%、13.1%和8.5%,合计超过50%。从单位性质分布看,到体制内单位(国有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入职的高校毕业生接近一半(49.3%) -
增加产假如何既促进生育,又不影响女性职业发展?
目前,日本公务员和部分民营企业可获三年育儿假期。但是,较长的假期造成了日本妇女在职场上的弱势地位。日本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女性就业者比率为42.8%,而其中位居管理层的仅仅只有11.2%。换言之,在四成的就职女性当中,只有一成做到了管理层,而另外三成女性,只是在从事公司总务内勤、文秘助理、电话接听之类的各种琐碎事务,在日本,这被称为“普通的工作”甚至“女性的工作”。于是,较长的假期造成了日本妇女在职场上的弱势地位,工资下降,进而导致女性选择返回家庭,做家庭妇女。 -
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成色几何?托马斯•索维尔反对戴维•卡德
托马斯•索维尔举例:在实际调查中,一项关于提高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对旧金山湾区餐馆就业影响的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主要影响是一些餐馆倒闭,新增餐馆减少。倒闭的餐馆主要是质量较差的餐馆,五星级餐厅的就业情况并未受到影响。在西雅图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导致一些餐馆干脆关门了。这些现在已经不存在的餐馆,显然是无法被调查的。 -
“经历过生死,也要好好找工作” ——874万毕业生就业考验
“他们有的家里是经历过生死的,也得硬着头皮找工作,继续过日子。”一位武汉大学教授说。 就业情况调查表其实是一份来自学校的催促:7月1日前,必须找到工作填写完表格,否则会影响自己的毕业进度。 岳昌君指出,就业率考评跟校长问责有关,以往教育部会给高校校长压力,但今年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各个学校承受的压力是一样的,报的数字一般比较趋于真实。 通知显示,福建省委下达了9月1日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的任务,不达标的学校主要领导将被约谈。 “从以往我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来看,毕业生第一想去的其实是民营企业,前些年能达到40%多。” (本文首发于2020年7月2日《南方周末》) -
营业执照换贷款?多开“公户”多卖钱?别信!
今年上半年,买卖企业对公账户发案数在多地呈上升趋势。据公安部门推送线索显示,涉案账户大多与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各类违法涉罪资金流动关联。警方提醒,近期部分中小市场主体经营困难增加、部分人群就业压力上升,应特别警惕不法分子“钻空子”。 企业对公账户为何被不法分子盯上?其中有何黑灰产业链?还有哪些监管漏洞要堵?新华社记者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