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不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古代民间和官方为何对寒食节起源认知不一?
自寒食节这一节日出现起,“纪念介子推”说就是民间的主流认知,而官方最初对这一说法并未提出异议,但随着时间推移,在否认“介子推说”的基础上,“禁火说”和“改火说”成为官方的主流认知和解释,这种官民认知两极分化的有趣现象背后,实际上隐藏着相当有趣的历史事实与官民不同的心态。 -
清明从节气到节日:吞噬了寒食上巳,唐宋时成中国首个黄金周
到了宋代,寒食清明还是连放七天,上巳节几乎已完全消化。宋朝人过清明节,就是一边扫墓一边春游,会带着美酒小菜,遇到好的景致就席地而坐开始宴饮。《东京梦华录》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 -
朝鲜、越南、冲绳是如何过清明节的
日本的本土没有清明节,这和日本独特的宗教文化心理有关。日本大规模学习和吸收唐朝文化,是知道清明寒食这一中国习俗的,而没有将这一习俗移植到日本,显然是有意识选择的结果。据刘晓峰《寒食不入日本考》的研究就认为,日本文化有独特的“秽”的观念,将死亡视作一种重要的秽,要尽可能地避免触秽,而尸体、坟墓就被认为是有秽的存在,“有鉴于尸体有秽,尸体的停放处(包括埋葬处)有秽,流行于唐朝的扫墓之俗不可能移植于日本”。 -
现代清明节的起源和演化:观照生与死,调和哀与乐
上巳、寒食、清明,这三个古代节日,本来还有各自的分工,但演化到唐宋时期,最终开始融合,产生了我们现代人熟悉的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