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母亲的母职调查:“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
泓舟经常会在舆论环境里看到“为母则刚”的论调,仿佛外部对女性存在一种假定:一位女性成了妈妈之后,就什么都会,什么问题都能战胜。“其实这会让女性内心有一种耻感,其他人都会,如果我不会,或者做得不太好,是不是我能力不行?” “很多男性对于生育这件事也有一个幻想,他们会幻想自己是一位英雄般的父亲。”泓舟说,这样的角色定位,让他们倾向于在家庭内部出现重大危机时,才会像英雄一般挺身而出。但在实际的育儿过程,琐碎的日常远远多于幻想中的高光时刻。 -
《热搜》导演忻钰坤:拍一部呈现女性力量的电影
“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也会去代入,觉得好像是一些真实的事件。但我们想表达的就是很多事情一直在发生,如果没有改变,以后可能还会继续发生。” “和以往电影对比,陈妙不是一个很典型的女性角色,她努力地实现自我,甚至没有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对待不负责任的父亲采取的是绝对不和解的态度,不愿意被束缚女性的东西所套住。” -
日本作家铃木凉美:我不认为夜生活出身的人写书有什么稀奇
即使现在他们已经去世了,我觉得我仍然在被母亲发问。 最近日本国内开始广泛报道性侵犯问题,这在二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加理想主义一些。 夜世界基本上分为男性和女性角色,我觉得性别平等在那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认可。 -
专访编剧芦苇:好的电影都有社会意义丨影视大咖谈⑥
“中国电影剧本合格的不多,有的电影明显是剧本的问题,投资很大,费劲很大,但是基础不好。剧本就是电影的基础,这个基础不牢固,电影肯定不会精彩的。” “拍上海的《爱情神话》还是不错的,但也有它的问题。比如三个女性角色都太漂亮,不像是市井之辈,一看就是电影(人物);还有男主角的形象有问题,是个老好人,太概念化了,有点简单。以我对老好人的理解来说,他们可不那么简单。” -
女子造谣邻居为生儿子连生七女:法律严惩不应有“性别偏好”丨快评
男女差异是一个实然而非应然的事实判断,不应上升到价值判断乃至反向歧视。正视乃至尊重男女天然的生理差异与角色分工,与男女权利平等并不矛盾:比如女性并不适宜急难险重的重体力活,不必承担只有男性才更合适的社会角色;女性更擅长教育、护理、语言等领域,因此也会在这些领域拥有更多的职业机会。“反串黑”“偏向性执法”“自认弱势群体呼叫特权”并非男女权利平等之道,而是固化性别对立、堵死真正权利平等的取乱之由。 -
明明是双雄对峙的大男主戏,《狂飙》的“大嫂”为什么能一夜走红?
平等的男女关系,是互帮互助的,而这些大女主戏中,女性经常处于被动位置,单方面等待男性的馈赠与拯救。在《狂飙》中,“大嫂”反倒塑造着大哥,这种霸气型女主角的欠缺,也折射了中年女演员的困境。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观众对国产剧里的女性角色有什么期待。 -
专访编剧芦苇:好的电影都有社会意义
“中国电影剧本合格的不多,有的电影明显是剧本的问题,投资很大,费劲很大,但是基础不好。剧本就是电影的基础,这个基础不牢固,电影肯定不会精彩的。” “拍上海的《爱情神话》还是不错的,但也有它的问题。比如三个女性角色都太漂亮,不像是市井之辈,一看就是电影(人物);还有男主角的形象有问题,是个老好人,太概念化了,有点简单。以我对老好人的理解来说,他们可不那么简单。” (本文首发于2022年11月17日《南方周末》) -
需要考虑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吗?
前现代社会认为女性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质是一种对教育“有害”的气质,而后现代社会则抨击“阳刚之气”在教育中的作用,这两种教育理念的本质都是违背教育理念和人性成长规律,希望通过教育者性别角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人为干预教育过程,“生产”符合自身意识形态标准和社会用途的“人形产品”的行为,无论是古代的“斯巴达战士”,还是当代的“多元主义者”,本质都是人的非人化——人不再是人,而是某种军事和政治工具。 -
《东城梦魇》:隐而不发的女性赞歌
《东城梦魇》最令人动容的一点,就在于剧中女性之间的团结。虽然小女孩会为男人争风吃醋,但剧中所有身为人母的角色,都对彼此的处境感同身受,并因此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同盟。 -
《我的姐姐》表现的是女性的软弱妥协吗?
安然这个角色有些两头不讨好,一部分观众不能理解她最初的决绝,另外一部分则不能认同她最终的“软弱”。但这个角色恰恰寄托着主创对当下女性议题的态度:纠结于问题的历史根源于事无补,不如搁置争议,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