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里有哪些“水课”?来自一位大学老师的观察
“水课”不单纯是老师的问题,也不单纯是学生的问题,它是学生、老师及一系列体制与机制共同作用与建构出来的产物。 -
大学老师越来越难当:既要“种瓜”,还得“卖瓜”
学生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了,某种意义上,代表学生作为一件“产品”,正式取得了“产品合格证”,但这是否真的就代表“合格”了呢?我看未必。 -
修复亲子关系、探讨价值观问题:一位大学老师感受家庭旅行的意义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深入交流,我们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包括但不限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主动欺负别人,这种欺负不仅包含肢体上的,亦包括言语上的,正所谓“祸从口出”;如被人欺负,第一次应该对欺凌者进行认真与严肃警告,并清清楚楚和明明白白地向对方表达你的不满情绪,“你的行为让我很不舒服,我非常不喜欢,请你以后不要这样对我,不然下一次,我会对你不客气的”。 -
一位大学老师的观察:当代青年有哪些特征?
年轻人身上的个体化、原子化、碎片化的程度异常明显,相互间的边界感整体上在强化,不少男生被称为“普信男”,或担心自己被称为“普信男”,自由恋爱的意愿大大降低,强关系在整体削弱,弱关系在整体加强,“搭子”文化在广泛蔓延,饭搭子,自习搭子,旅游搭子,徒步搭子,购物搭子等等。 -
大学生家长群里天天打听儿女成绩:一位大学老师的不解与思考
孩子进了大学后还有家长群,家长群里热议最多的是孩子的成绩,这些事都不正常。我以为不正常的根源在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在道德教育、品质教育、价值观传递、言传身教等诸方面,很多家长都表现不及格。 -
返乡游子春节回老家该买房吗?一位大学老师的思考
只有大城市尤其超大城市才有足够多的就业机会,足够多元的行业结构,能够提供众多的就业门类与岗位,很多中小城市与城镇缺乏产业或行业门类狭窄,很多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也呈现出明显的大城市偏好,很多行业压根到不了小地方。 -
学生蜂拥而至“求捞”“要高分”,大学老师该怎么办?
事先告知学生,譬如在第一次授课环节,或答疑课环节,明晰表达部分看法,譬如:其一,“求捞”信息没有多大意义,不会从根本上左右我判分;其二,详细说明平时分的主要依据,如加分原则包括主动担任小组作业presenter,上课主动发言与互动,完成具有挑战性的选做作业;其三,主观题方面,明确表达更有机会拿高分的情况(以社会学为例),如提出一个科学问题,有第一手调查资料,重视身边及“附近”的社会现象,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 -
一位大学老师的思考:想要再生一个,大孩儿反对怎么办?
站在大孩子的立场与角度,他大概会这样想,“家里只有我一个独子,你们对我的照顾是全心全意的,你们会把全部的关心与爱都给我,而不会分给其他人”“你们的房子、钱、车子及其他财产以后都归我所有,我不要和另外一个人甚至几个人共同分享”“我是你们唯一的合法财产继承人”。部分大龄孩子会如是想,低龄孩子则时不时受到长辈们的“教唆”或“蛊惑”,对于这种“教唆”或“蛊惑”,他们通常采取默许的态度。这一理由无不体现了当下部分孩子的价值观,其功利心与自私心昭然若揭。 -
黄仕忠 | 我的大学老师之三:戈铮老师
戈老师一字一顿地说:《班主任》作为一篇小说其实在文学上是不够成熟的,但在文学史上一定会有它的位置! -
担心被称“普信”,不敢接触异性:一位大学老师对男生女生的观察
根据我的观察,一个基本的感觉是,当下大学生同专业或同班同学之间尤其是异性之间的友情或情谊非常淡薄,他们要么各自忙,要么各自闲,各忙各的,或各闲各的,哪怕有可能对某个异性同学有好感,也断然不会主动或积极地表达交友或交往的需求或意愿。换言之,进大学之后,男生与女生之间,突然出现一堵“无形的心墙”,这堵墙禁锢着少男少女,谁都不想主动拆掉这堵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