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纳河,禁游百年开泳难
禁游百年后,塞纳河重新成为奥运赛场。 在雨果的笔下,污水溢流的场面就像“文明的肠胃有时消化不良,污物倒流到城市的喉头,巴黎就充满了它的污泥的回味”。 1970年代以来,巴黎在郊区建设雨污分流系统。由于老城区的部分老旧管道存在泄漏问题,近期,巴黎还在城市南部新修一条8.8公里长的下水道,收集这些渗漏的污水,并送往污水处理厂。此外,巴黎还在尝试建造雨水花园,储存或渗透更多雨水,减少地面径流量。 -
换车换手机换设备……“以旧换新”撬动万亿市场,钱从哪来?
如何调动消费者积极性,以市场为主,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可以“政府拿一点、企业让一点、金融扶一点”。 近期河北燃气爆炸事故引起社会关注,也反映出市政设施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方案》提出推动老化燃气管道、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基础设施安全改造和数字化更新,有助于打通城市中“看不见的角落”的堵点。 2009年的政策推行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及时调整投资需求,造成新的产能过剩,这些问题也值得警惕。大规模以旧换新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偏差,我们不能讳言和回避。 -
2024俄乌“地道战”:靠排污管道攻下重镇 | 智库视点
一个熟悉城市地下排污管道的本地人愿意做“带路党”,给俄军指点迷津。沿疏通后的管道突然从乌军防御圈杀出,来了个中心开花,乌军腹背受敌,阵型大乱,防线被各处突破,被迫弃守。 乌克兰的军事失利换来政治上、战略上的丰厚收益,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俄罗斯虽取得战术性胜利,但却换来政治上和战略上更大的压力,以及未来战场上对手更猛烈的火力。 -
城市燃气改革:上下游气价联动外,也应破除特许经营权
所谓的“网络型自然垄断”照样可以引入竞争,城市燃气行业也完全可以实现更深入的市场化。城市燃气输配管道成立独立的公司,对各售气企业的燃气平等输送,售气公司只负责燃气销售,这样就可以引入更多的竞争 (本文首发于2023年7月6日《南方周末》) -
城市废墟探险:回到历史现场
废墟游离在主流的城市空间之外——野生、少受侵扰。探险者进入废弃的建筑内,感受人离开后建筑的命运。城市废墟探险者分为三类,一类是地面上的废墟探险者;一类是热衷管道、防空洞、地下铁的地下探险者;第三类则是爬楼党。城市废墟探险有几条黄金法则,其一便是:“除了照片什么都别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 -
01:33
雨浸新乡
2021年7月21日,河南新乡普降暴雨,城外多条通往城区的主干道出现积水,部分路段积水深度超过80公分,有下水管道还出现往外冒水的状况,大量私家汽车遭到雨水浸泡,城市公共交通瘫痪。 暴雨过后,城区内普遍处于停电停水状态,有市民通过改装自由工程车辆,向被洪水围困的亲戚住所运送蔬菜。与此同时,水位暴涨,工程车辆也成为转移城区人口的唯一重要工具。 -
郑州“海绵城市”项目,“这次超过了承受极限”
郑州市内五区(金水、二七、中原、管城、惠济)有雨水管道1422.7公里,收水井6.48万座,下穿立交雨水泵站31座。 海绵城市达到的效果最多是“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难以收纳极端情况下的水量。 -
地面塌陷“城市病”亟待体检:每年数百起,一半源自管道渗水
这起事故可能既涉及管线,也涉及西宁特殊的土壤类型——“湿陷性黄土”。这种广布于西北的土壤平时比较干燥,呈颗粒状。一遇水容易成团、被水流带走,从而形成空洞。 “管线是有寿命的,一般使用三四十年就会开始衰老。”中国大部分城市管网都修建于改革开放后,刘会忠担忧,近期地面塌陷事故频发,可能说明中国城市管网的寿命普遍到达了某个时间节点。 -
广州紧急排查204座涵洞、隧道
广州市水务局8月25日通报已经于两日内紧急排查全市204座涵洞、隧道,要求1个月内整改完毕。此前发生的广州涵洞淹死7人事件中 有遇难者家属表示,有关部门一直未通报调查结果,“我们连那辆车的出事照片也没见过。” -
深圳排水道仅1年1遇暴雨标准
5月11日,深圳遭遇了特大暴雨袭击,全市约50处片区发生内涝,交警共拖离拯救涉水车辆1877台。深圳采用了苏联的城市建设理念,大部分排水管道按照1年1遇标准来建设。今年4月,广东省发布文件要求到2020年,广州、深圳市中心城区能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