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口药消失了吗?来自“医改之城”三明的调查
三明市医保局局长曾建议学习三明医改经验的某代表团,医改的第一步就要砍药价,只有这样才能让普通群众立即直接受益,普通群众没有获得感的改革,就是自娱自乐。 一般来说,医院级别越高,治疗越复杂,相应地进口及原研药的配备比例越高。 三明相较于一二线城市,居民经济水平不同,对疾病负担更加敏感,“基层对进口原研药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尤其要把钱用在刀刃上,集采有力保障了普通群众甚至贫困群体的用药需求”。 -
一款老药“消失”之谜: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
医疗经费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进口原研药并非消失,而是正在进行一种结构性的优化调整——专利到期后,集采中选的过评仿制药大批替代原研药,省下来的钱,给到更多创新药,“这种药品专利悬崖是一种必然趋势,全球都一样”。 进口阿奇霉素三种剂型在大部分省份仍正常挂网销售:注射剂在全国26个省份挂网销售,在5个省份未挂网;干混悬剂在全国23个省份挂网销售,在8个省份未挂网;片剂在全国30个省份挂网销售,仅上海未挂网。 现实中,不少医院针对一些集采未中选药物,选择“少使用甚至不采购”,一刀切式地完成集采“硬指标”,甚至将控费与评优、绩效、奖惩机制绑定。 -
探路“药品比价”:告别“药店刺客”,仍有长路要走
药品比价系统打通了由“晒价”“比价”促进“控价”的路径。“就像出门吃饭前,先用点评软件看看店里有哪些菜、人均消费是多少,(比价系统)让公众用脚投票,引导药店主动降低不合理药价。” “买药不是越便宜越好,缩小‘四同药品’药价差异的同时,还有很多通用名相同的药品,仿制药和原研药之间存在药价差,可以在系统里提供更多信息,开放用药咨询,帮助消费者判断药品质量。” -
集采未中选药品,药价也下降
各地医保部门根据中选仿制药价格下降情况,或锚定全国最低价,或锚定上海采购价格,联动引导非中选原研药价格下降。9种药品的未中选原研药平均降幅达12.9%。 专利药专利保护期结束后,便会有众多便宜的仿制药替代专利药,但国产仿制药的质量一度受到质疑。不少医生和患者,长期迷信“进口药”。在开展药品集采之前,很多医生甚至都不懂得如何去开出通用名(药品)的处方。为解决中国制药行业“信任危机”,国家药监局进行了一系列监管改革,其中重要一项即是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未来20%的资金将用于支付上述80%的通用名药品,而80%的资金则用于创新药的支付,这也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现状。” -
1亿人次受益,三年医保谈判减负近1700亿元
医保药品政策实施有四大成效:首先是医保目录内药品使用持续增加,医疗机构用药结构更加合理;其次是重大疾病治疗和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是集采和国谈药品价格下降、用量增加,患者用药质量水平提升;第四是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加快,提高了药物可及性、降低了患者负担。 宣武医院开展的集采中标药品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与使用4种心血管病的原研药相比,使用集采中标的仿制药不会增加M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在临床效果和使用上也无显著差异。 -
秀肌肉、表决心、寻商机:跨国药企在进博会
除了“回头客”,今年的进博会还吸引了辉瑞、默沙东、礼来、勃林格殷格翰等“一年级生”,尤其是美资企业的加入。外资药企积极参展,背后也隐藏着不言自明的“小心思”——期待产品在进博会上一展成名,从而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儿科医生出身的海南省省长沈晓明,亲自当起了“采购员”和“推销员”,11月6日,他率领海南省卫健委、省药监局、先行区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巡馆,与国际药械厂商洽谈合作采购事宜。 带量采购政策落地后,跨国药企在一二线城市的市场进一步萎缩,必须为过期原研药找到新的市场,下沉到三四五线城市“走基层”成为选择。基层市场之外,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开始抓住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机遇。 -
再议头孢过敏致死案:“让患者承担无法预测的药害风险,是不公正的”
“医院是否有抢救预案应对、是否救治及时,将成为责任界定的重要环节。”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原研药就很少过敏,国内每克一元多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就经常过敏、出皮疹。” 同仁医院这一案例发生后,业界呼吁多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无过错补偿机制”再次被提出。 -
美日如何确保仿制药的等效性
对于药品的再评价,让仿制药的品质也更趋近原研药,有效保障了民众健康 -
抗癌药不只是降价,终极"药方"是提升原研药创新力
全球每年癌症新发病例超1400万,中国2014年当年新发癌症患者已有380万例。 -
“仿制药不是原研药的山寨产品”
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仿制药产业也在逐渐得到国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