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儿科告急!“儿科荒”何时能破
近期一些地方出现儿科门急诊量激增,远超医院和科室承载能力的现象背后有很多值得长期关注的话题。除了继续落实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一般性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转诊效率,儿科医疗资源长期短缺的老难题同样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
眼科医生陶勇:愿天下无盲丨我这十年
我认为最有利的改革措施是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过去,像眼科等门诊专门有个号叫“拿药号”,患者不看病就只是来拿药,现在患者只要去社区医院就可以拿药了。 最卡脖子的还是在于原创性不够,我们的设备和技术主要靠引进和国产替代,接下来的十年,对于眼科而言,应该是逐渐从“跟跑”进步到“领跑”的过程。 当医生一定不能怕困难,要勇于挑战疑难杂症,这样的科研工作才有实用价值,这样的创新才能服务于病人,才具有市场落地的可能性。 年轻医生是生力军,不仅要让他们传承上一辈的医疗严谨细致的作风,而且要想办法给他们营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更踏实专心地留在医疗队伍,为医学作出更多原创性贡献。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 -
压力高、责任大、负荷重,伤医案频发:防疫常态化后,医护群体何以解压?
报告显示,71%的医护人员存在职业压力,参加过新冠肺炎救治的医护人员压力更明显。外卖咖啡续命、24小时“在线”,饮食不规律、不健康和繁重的工作导致慢性病和职业病接踵而至。 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的根源之一在于我国医疗资源缺乏和区域不平衡。报告对此呼吁,继续加强分级诊疗制度,缓解大医院的虹吸效应。 (本文首发于2020年6月11日《南方周末》) -
分级诊疗是医改催化剂
“深化医改”,或者说“恢复分级分工医疗制度”,单喊口号无用,首先要有决心,然后明白不能靠单一措施,而是个系统工程,不打出重拳、组合拳,就不会有实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