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空气赶走“最长夏季”,广州本周有望入秋
自今年3月23日入夏以来,广州夏天已超过235天,打破了自1961年以来的“最长夏季”纪录。 -
南方罕见雨雪冰冻天气,和厄尔尼诺有关吗?
在成因方面,2024年和2008年的相同点都是来自极地的冷空气、输送水汽的南支槽和副热带高压同时全面加强且非常稳定,导致冷暖空气的强烈碰撞,并在时间、空间上形成特定的有利于冻雨和暴雪发生的形势。 不同点是,2024年,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暖湿气流更强烈,因此冻雨的分界线更偏北;2008年初,受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影响,冷空气势力更强也更持久。 -
冻伤的青蛙,停摆的市场,结冰的高速:湖南暴雪五日
“郴州起码十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雪。”水果市场的顶棚因积雪过多发生垮塌,棚底下有约18辆车,积压了各种水果。 蒋杰开车回衡阳老家过年,在高速上堵了7小时。“路面、桥面都结冰了,还看到一起7车追尾的事故。” 应急响应持续了五日。“这次冷空气属于过程性,不具备2008年的稳定形势,来势汹汹,很强,但走得也快。” -
01:26
中国旱极连续三年变雪海,沙漠为什么会下雪?
塔克拉玛干沙漠已连续三年出现大范围降雪,沙漠变雪海的美景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高海拔地区变暖,更多冰川融水进入沙漠提供水汽;西风急流减弱,北极强冷空气更容易南下,也有利于观察到积雪。 极端降水对沙漠地下水源的补给作用不大,还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这也是空气含水量和大气系统位置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
今秋的北方,为何又热又霾?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成效还不稳固,总体上来说,目前还未摆脱气象影响型。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解读,一般来说,10月中下旬已进入冷空气活跃期,但2023年冷空气明显偏弱,气温显著偏高。目前,共有237个国家级气象站破10月下旬最高气温历史极值,情况罕见。 -
01:2
谁制造了最热夏天?
一般来说,造成我国北方地区高温过程的是大陆高压,南方高温天气则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造成的。相比过往,此次高温天气多了北非-伊朗高压的身影。正因为目前冷空气稀少,三大高压才有机会连接成片,形成大范围地区酷热难耐的局面。 -
谁制造了最热夏天:多国气温超40度,极端天气成常态
正因目前冷空气稀少,三大高压(大陆高压、西太副高和北非-伊朗高压)才有机会连成片,这就加速高温的累积,形成大范围地区酷热难耐的局面。 未来除了气温本身的自然波动变化和季节性差异以外,全球变暖也将导致气候不稳定性增强,气温波动更加剧烈,高温热浪越来越频繁,“气温的大起大落已经成为一种气候常态”。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14日《南方周末》) -
今年汛期预计北涝东旱,国家防总对极端暴雨提出防范要求
全国降雨总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南方强降雨引发局地洪涝和地质灾害;冷空气过程次数较常年同期偏多,但强度整体偏弱,中西部地区遭受低温冷冻灾害,未造成较大影响。 国家防办要求各地认真学习《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国家防总通报了全国31个重点防洪城市的行政责任人,住建部也公布了全国692座城市的排水防涝安全责任人名单。 -
广东人成“广冻人”,立春已过,南方何时变暖?
“这次降温是强冷空气和降水的效应共同影响,导致降温幅度比较大。” 自1月23日以来,湖南出现了近一个月的长时间低温阴雨(雪)寡照天气,截至2月21日,全省平均累计雨雪日数达到22.2天,较常年同期偏多8.47天,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 对于广东而言,久违的阳光将很快到来。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梁巧倩预计,2月23日午后,珠三角可能会首先迎来阳光,粤北则稍晚一些,在25、26日左右。她提醒,阳光会使白天气温上升,但夜间气温与现在类似,昼夜温差会比较大。这是否意味着云南、贵州、湖南等南方地区进入春天?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看来,从气温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南方还没有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仍处于冬季。 -
01:48
春夏“咻”冬:全球变暖下寒潮怎么这么多?
寒潮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本周末,一股新的冷空气让人瑟瑟发抖,降温效果“拉满”。不禁让人发问:不是说全球变暖吗,怎么寒潮还如此频繁呢?其实寒潮频繁正是全球变暖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