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过渡期将结束,多地追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改革过渡期结束前能否足额补齐机关事业单位的欠费,将直接影响退休“中人”新待遇的兑现。 如何补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也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资金协调能力。 -
米莱倡议“五月公约”,将会把阿根廷带向何方?
这个“五月公约”一共是10条:1.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确保财政平衡,不容许任何讨价还价;3.将公共开支占GDP比重降低至25%;4.税制改革,减轻税收负担,促进贸易;5.重新分配联邦税收,永久结束目前的敲诈勒索模式;6.各省承诺推进国家自然资源的开发;7.促进现代劳动改革,创造更多正规工作;8.养老金改革,使系统可持续,尊重缴费者和贡献者,并允许加入私营退休系统;9.实施结构性政治改革,修改当前制度,使代表和被代表者的利益一致;10.开放国际贸易,让阿根廷再次成为全球市场的主角。 -
民政部:“离人民生活最近”的部委,直面老龄化挑战
此轮机构改革后,民政部内设机构一增一减一调整,基层治理这一核心职能不复存在。此外,民政部的内设机构中有老龄工作司、养老服务司两个机构共同推进老龄工作,两个司局之间的职能权责如何划分仍待观察。 -
聚焦养老生态建设与营销体系改革,国寿寿险举办2023年开放日活动
-
3.5亿职工“救命钱”如何用?
“引起争议的原因在于一部分退休人员只是直观感受到个人账户收入的减少,而对这一改革同时给自己带来的益处尚不了解或尚未体验,相关门诊共济保障的配套措施也还不够到位。” 目前,全国已有99%的统筹地区开展了普通门诊统筹。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改革后,各地在职职工个人医保未来划入部分将“缩水”近一半,退休职工的个人账户划入金额统一为每月50至200元,“缩水”情况因人而异。 近1/3省会城市从2023年1月1日起或之后执行职工医保新政,其中不乏过渡期延长至2024年的地区。同一省份范围内的不同城市,由于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不同,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的划入金额也略有差异。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2日《南方周末》) -
破题共同富裕:历史、远景与示范区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和城市进行的各类“承包制”改革显然与“集体化”存在张力,但共同富裕仍与更为宏大的社会主义道路紧密关联。 刘元春说:“我国推行的共同富裕不是西方社会理解的以再分配为主的社会运动,而是一套制度和政策体系。” 这套指标体系既包括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常见经济指标,也包括平均受教育年限、阅读率等发展指标,还包括转移支付依赖度、养老基金盈余度等反映可持续性的指标。 嘉兴市委书记张兵说得更加具体:“根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国家转移支付资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教师医生编制等资源要素,破解公共服务、资源要素供给与常住人口规模不匹配问题。”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10日《南方周末》) -
地方发改委主任谈“十四五”规划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在五年规划史上这是第一次。 河南具有1亿人口和6500万劳动适龄人口,高考考生和考研考生人数全国第一,我特别关注的一点就是国民素质提升。 在过去的五年规划中,涉及国民素质的内容往往是放在民生保障部分,“十四五”规划将这部分内容单独成篇表述,就是着眼于解决“教育、健康、养老”这一贯穿人的全生命周期三件大事。 (本文首发于2021年3月11日《南方周末》) -
养老、公卫、互联网+医疗,为何这些词频现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老龄化压力加剧,31个省份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案,更有8省份明确提出了具体目标数值。8个省份提及“加大居家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力度”。长护险作为“有备而老”的探索方向之一,被6个省份提及。 公共卫生改革的根子“不在技术层面”,“对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人才和管理同样重要”。相较硬件投入,只有上海和广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疾控体系队伍建设”。 除3个省份明确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另有11个省份提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些偏远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互联网+医疗健康”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预示着互联网+医疗健康或可为基层医疗带来红利。 -
总书记推动的改革身边事丨“我给现在的生活打满分”——民办养老院里的“夕阳红”
-
法国退休制度改革:福利国家癌症晚期的剧痛
无非是不改革,养老金福利的垮塌会更戏剧性,“财政毒药”会传染到整个经济系统,直至以不可控的方式突然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