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开放挑战加剧,“即使是单边开放,也要一直干下去”
“中国的持续开放,尤其是单边开放,会给国际社会带来全球最大的国际公共平台,也会重塑全球的经济贸易格局,千万不要低估这一力量。” 在这届进博会的医药展厅,几乎所有行业巨头都展示了自家的影像创新产品,“人工智能”“首秀”是它们共同的关键词。 -
出海七十年,日本何以“再造一个日本”?
日本的海外净资产额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连续33年位居全球之首。 “在我的小学时代,课本中就写着: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贫瘠的国家,唯一的生存之路是进口资源,然后加工、出口,赚取外汇。” “日本经济就是由通产省管理的日本株式会社。”日本贸易振兴会,是通产省下属机构,在58个国家设有80个国外办事处,负责搜集经济信息并进行海外调查,为企业提供服务。 在海外高额的收益和海量的资产,成为“失去的三十年”里,日本经济最厚的安全垫。 -
1873长萧条与1929大萧条:两次世界经济危机如何打开潘多拉魔盒
萧条时期的贸易战不仅严重削弱了全球贸易体系,还成为诱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动因,更成为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管制的早期源头。 -
米莱倡议“五月公约”,将会把阿根廷带向何方?
这个“五月公约”一共是10条:1.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确保财政平衡,不容许任何讨价还价;3.将公共开支占GDP比重降低至25%;4.税制改革,减轻税收负担,促进贸易;5.重新分配联邦税收,永久结束目前的敲诈勒索模式;6.各省承诺推进国家自然资源的开发;7.促进现代劳动改革,创造更多正规工作;8.养老金改革,使系统可持续,尊重缴费者和贡献者,并允许加入私营退休系统;9.实施结构性政治改革,修改当前制度,使代表和被代表者的利益一致;10.开放国际贸易,让阿根廷再次成为全球市场的主角。 -
02:48
专访奥地利前总理沃尔夫冈·许塞尔:“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带来了富裕和繁荣”
12月1日-3日,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国内外嘉宾展开探讨。 78岁的奥地利前总理沃尔夫冈·许塞尔在广州度过了忙碌的三天。开幕式演讲、媒体见面会、平行论坛发言......他的日程表被一场场“脑力活动”填满。 12月3日中午,沃尔夫冈·许塞尔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面对面访问。 -
新华时评:数字贸易 商通全球
-
亚太安全专家谈:中国发展红利被周边国家共享
谢尔盖·卡拉加诺夫表示,随着美国和西方社会开始施加影响改变全球化,此前所谓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他说,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新的理论或者新的全球治理模式,而这种模式必须要通过所有合作伙伴来决定。 亚太地区有四十多年的和平发展。这个过程中,中国发挥了核心作用。中国区域快速发展的红利被周边国家所共享,中国也是大部分亚太国家第一大国际贸易合作国。 中美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并不影响中美追寻各自发展的脚步,彼此支持获益。如果认为中国的强大成为了亚太地区的一个“威胁”,那又该如何看待未来印度、印尼等新兴国家的崛起呢? -
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视频致辞要点速览
-
中资企业出海,何以陷入“印度制造”的漩涡?
“从2014年开始,阿里、腾讯、小米等互联网企业都对印度市场抱有很大期望,一些制造业企业也认为印度是全球市场中非常重要的板块。” 2019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印度出现了明显的保护主义。莫迪政府开始追求绝对贸易顺差,由向东融入亚太转而向西联结美欧。 在“印度制造”的重点产业手机和电子元件行业,不愿在印度投资建厂的手机品牌只能缴纳超额关税作为进场费,印度相关产业激励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外资在印度投资建厂,在短期内培育出完整的手机产业链。 “国内将我们‘改革开放’的概念套用到印度身上不太合适。印度长期以来施行的都是市场保护政策。” -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所谓全面脱钩和去全球化是不现实的”丨首席访谈⑨
“达沃斯论坛”讨论的所有话题,都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有深刻关联,都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要民生话题。 中国的很多动向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从跟随者、参与者逐渐成为定义者之一。这都需要通过多方对话与合作加以实现。 只要存在资源禀赋、熟练技术工人可获得性、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劳动力成本等差异,就会存在国际的分工与合作,就需要国际贸易,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长期来看,政府或许可以加速或减缓全球化的进程,但不可能阻止,更不可能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