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46
“文坛祖母”冰心 用爱温暖世纪丨那年今日
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于福建福州,原名谢婉莹,笔名取自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因文笔亲切,与儿童平等谦卑的做朋友,坚持写作75年的她被尊称为“文坛祖母”。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8岁的冰心弃医从文。23岁发表第一部小诗集《繁星》,开创了中国小诗的先河。《春水》《超人》等代表作表达了对母爱、自然、童真等主题的赞美和感悟,展现了冰心“爱的哲学”。谈及《寄小读者》创作初衷,冰心女儿说道原是冰心写给弟弟的信,为讲述留学期间发生的故事,后扩大到广大儿童读者。对人与自然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注,对生活的描绘,冰心用不同形式诠释了“爱”,温暖了整个世纪。 -
深港跨境学童再通关:父母老师接力,弥补疫情三年
恢复通关前夕的调查显示,三年网课生活对跨境学童影响深远,家长普遍担忧子女学习进度落后(71%)及社交能力不足(54%)。 返校日被徐子聪称作“网友奔现的日子”,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家校园。过去三年他一直在家上网课,体重从七十几斤变成将近110斤,眼睛也近视了。 凤一小学校长朱伟林成了微信群里的“活跃分子”,“有时候在校园里看到很漂亮的黄昏,我也拍照分享,希望跨境生能对学校保持亲切感。” 一些香港学校在深圳租了房间,让跨境生们集中穿校服上网课,“仪式感很重要”。各科老师拍视频,就像游戏中的NPC,与学生隔空对话。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16日《南方周末》) -
一位县长和他那爆火的喊话视频:“到年底了,该回来的就回来”
“有钱没钱都不要紧,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大不了我们明年从头再来,再一起干。我也希望借这句话激励在外的老乡们,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讲方言,对本地人来说会很亲切。现在都在说,和老百姓互动要讲人话,要讲有人情味的话,不能讲官话。” “我虽然喊了欢迎大家回来,那么大家都回来之后,我怎么对外面的人负责?怎么对家里的人负责?我在研究这个事情。”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8日《南方周末》) -
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亲切会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
-
董子健孙怡官宣离婚:叫“孩子他妈”,代表爱始终会消失吗?
相较于古代称谓,现今夫妻间的称谓,已全然对等,身份地位平等显而易见。使用何种称谓更是因人而异,只要彼此接受那种称谓带来的亲切和舒服感即可。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夫妻之间的称谓背后的文化意义。 -
遇见宜家小镇
在他乡遇到中医师、遇到会说粤语会打中国功夫的瑞典人,让我感到亲切而神奇。于是,我到处搜罗故事,也发现了不一样的小镇。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志愿者”?“雇佣兵”? “国际军团”活跃在俄乌战场
俄乌战争正式爆发后,关于“到乌克兰去”的讨论异常活跃。不少人发布乌克兰国际军团的“征兵”海报。 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外国战士”,乌克兰一方将其亲切地称为“志愿者”,而俄罗斯一方则激烈指责为“来自西方的雇佣兵”。 “俄乌战争并非地区武装冲突,而是大国之间的热战对抗,参战人员风险极高。除了私人承包商招募的雇佣兵群体外,也不排除背负特定任务、有政治背景的人员。”“这也是混合战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符合当前的战争形态。”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10日《南方周末》) -
五百封中国“金智英”的来信:“在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两年来,编辑部陆续收到了五百多封信件。信的主人来自全国各地,从70后到00后,有男有女。几乎每个人都按照“某某年生的某某”为格式署名。有人发来长长的邮件,也有字迹工整娟秀的手写信。信的开头,有人亲切地称呼收信人为“智英姐”,也有人说,虽然不知道你是谁,但你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知道这些事的人。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9日《南方周末》) -
所有废物都能回收再利用?丹麦这个小岛就快做到了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博恩霍尔姆岛上的雨水少,夏季相对较长,是整个丹麦阳光最充沛的地方,因此被丹麦人亲切地称作“阳光小岛”。 -
快评 | 新学年,愿“祖国的花朵”学会面对不确定性继续坚韧成长
再次回到校园,见到熟悉的老师、同学们,感觉格外亲切。也有很多同学进入新的学习阶段,你们会来到新的校园,遇到新的老师和同学,结识新的朋友。这将是你们人生的一次重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