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凤为何相配?一段被岁月遮蔽的华夏融合史
龙源自夷夏联盟西部板块的政治、文化象征,见于唐尧的陶寺遗址,以及关于夏朝的文献记载、二里头等考古材料。而东部的商族、商朝,从“玄鸟生商”传说开始,便与作为帝使之凤凰紧密联系,甚至以凤(风)为祖先帝的化身。可以说,早在至少四千年以上,华夏文化的东、西部对应的政治文化板块中,就已经形成了龙、凤相配、相对应的象征结构。 伴随着东、西部两大集团在政治上通过“禅让”轮流坐庄,龙和凤鸟之间也像是太极图的阴阳二鱼一样,不断转换。但在走马灯一般的转换过程中,实现了一阴一阳的合一,最终上升为华夏民族龙凤一体的文化格局。 -
“二阳”大学生,住进健康驿站
截至2023年6月4日,北京新冠病毒感染的报告发病数连续6周位居法定传染病首位。 5月27日,一张劝说有咳嗽症状的人离开自习室的小纸条,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数千人的讨论:“同学,你好,为了大家健康,身体不适就不要在自习室了,谢谢。” 那些迫于旁人压力“住”进健康驿站的学生意识到,人们对于新冠阳性的看法,并未随“乙类乙管”而完全恢复到从前。 -
“二阳”来袭,乡镇卫生院如何应对?
“正如专家预测的,半年后,新一波疫情又来了。和冬季那波高峰不同,总体来看,目前‘阳了’的患者症状跟普通感冒差别不大。” “新冠疫情期间基层卫生机构面临的极端挑战暴露出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不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二阳”的年轻人更多?感染后会留下后遗症吗?专家解答
-
新冠“二阳”来袭如何应对?专家支招划重点
-
不是“二阳”,是急性咽喉炎犯了?丨漫热点
-
新冠“晒阳”潮重现:复阳者说症状变轻,医生称就诊不多
尽管近一个月来,“晒阳”潮重现,但三名受访医生均称,近期其所在科室收治的新冠阳性病人较少。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10名最近新冠阳性患者,其中8名为二次感染,2名则是首次感染。彼此没有交集,仅有两人例外——他们都曾参加上海车展。 症状变得更轻了。8名患者均称,二次感染的症状要比首次感染的轻微,恢复得也更快。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称,近期全国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专家总体认为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 -
争议新冠“神药”Paxlovid
服用一个疗程之后,“复阳”现象令一些患者担忧。FDA要求辉瑞在复阳人群中开展试验,并在2023年9月30日之前提供Paxlovid使用第二个疗程的随机对照试验的初步结果。 如果患者患有其他疾病,需服用多种药物,在利托那韦的抑制下,不仅减缓了奈玛特韦的分解,同时也减缓了其他药物在体内的分解,但其他药物临床试验并未考虑这一情况,同时服药将可能导致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这是Paxlovid的致命缺点。” 对于Paxlovid药物作用的更多研究尚在进行之中。包括Paxlovid对于接种疫苗人群的疗效的影响、儿童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耐药性。许多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已经对单克隆抗体产生了耐药性,但目前还没有试验数据证明流行的毒株对Paxlovid产生了耐药性。 “我们需要继续开发针对新冠的新疗法,这不仅是为了与Paxlovid竞争,更是为了跑通病毒从鉴定到开发和测试新疗法的整个流程,为我们的未来做好准备。” (本文首发于2023年1月19日《南方周末》) -
一位二本老师和她教过的“苦孩子”
艾苓出生于县城家庭,丈夫出生于条件更差的农村,当时尽管存在差异,但是“谈不上教育鸿沟”,而现在这种差距明显更大了。 “前十年毕业的学生奋斗多年,终于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后十年这些孩子还都在努力,能够自食其力,有的人已经开始走向了第二步,开始反哺家庭了。” 陈洪阳成为老师后,发现自己的学生中,最难的不再是贫穷问题,而是离异家庭增多,53个孩子中14个来自离异家庭。 -
方舱医院:最煎熬的时刻过去了
“我们还要等多久?到底能不能给我们检测?”5名病友因等待核酸检测排队时间过长,情绪焦躁。还有患者第一次核酸检测阴性,第二次转阳,情绪失控大哭,一夜未合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