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师一路话,胜读十年书:陪侍姜亮夫先生散步记闻
先生尝谓:“余生平多侘傺无聊,唯师事大儒近十人,同门足当一时之彦者,亦数十人。行万里路,交接通人,亦往往称莫逆。”而在师辈中,听先生回忆最多的则是王静安与章太炎二师。 -
姜德明:书话文体的鼓吹者和耕耘者
读姜先生三十多种书话集,不禁想到,现代文学史上的各种新文学版本、各色文体作家,几乎被他写尽了。 -
范旭仑|杨绛说“我成名比钱锺书早”,可信吗?
一句话,钱锺书念大学时就以学问和文章“成名”,而杨季康(杨绛)尚未露头角呢。不特此也。检阅“文化圈里”的文献,到今天也没有发现“他被人介绍为‘杨绛的丈夫’”的记载——岂都口角春风而非笔歌墨舞耶?相反的,倒见到八则。 -
书人茶话丨《红楼梦》中的“透底话”
(本文首发于2020年9月24日《南方周末》) -
只读常见书
我的生活态度可以归纳成三句话:“乘公交车,吃家常饭,读常见书”,哪来什么“秘密书架”? -
李四光与丁文江的恩恩怨怨
对中国现代地质学发展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有章、丁、翁、李四大家。回望历史,在丁、李关系中,如果李四光在1950-1951年间讲的是真心话,劝驾出山、书序志悼、长沙谒墓、催促整理遗稿、参与丁奖授受活动等等,就显得虚伪;如果当年的那些行动是真情表达,则李四光在1950年后表现就极为费解。 -
跟风读书也好
《旧制度与大革命》因为王岐山的一句话而倍受追捧。话说当年,有高校领导称读陈寅恪的书不如去看小说,而直到发现上司们关心陈寅恪时才勉强改变态度。或许人们未必读得懂陈寅恪的史学著作,但多识前言往行终究有益,至少大伙会因高官尊崇读书人而慢慢亲近“无用之学”。 -
董每戡和他的时代
对于董先生更加沉重的打击是“文化大革命”。“一箱论稿十箱书”全被抄没。这一箱论稿包括《中国戏剧发展史》60万字,《笠翁曲话论释》20万字,《三国演义试论》增改稿20万字,《明清传奇选论》及其他杂稿共120万字。 -
《朱镕基答记者问》出版始末
一个81岁高龄老人没有自己写一句话,全是当年旧闻,他的书何以热销至此? -
话找话,比人找人还困难——专访刘震云
读了几本书,就成了“知识分子”?大部分的“知识分子”,不过是“知道分子”罢了。有时候读他们十年书,还不如听卖豆腐的、剃头的、杀猪的、贩驴的、喊丧的、染布的、开饭铺的一席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