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好型人格”的致命问题:既坑自己也坑周围
“乡愿,德之贼也”,精准地揭露了“老好人”的危害性。看上去人畜无害,却因为对谁都不敢得罪、不愿说“不”、不能主持公道,从而导致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风气败坏,也令一个家庭失去凝聚力。 -
“乡愿,德之贼也”:别想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千万不要以为随便动动嘴就能让所有人都拿你当自己人,要想矛盾双方都认可你、信任你,有时得来真格的。这意味着你时而得以好人面目出现,时而得敢于干脏活,所谓“投名状”是也。到了这种阶段,你成了两面派。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23日《南方周末》) -
一周言选丨点赞美女带坏小孩?“斯人”从何来?加特林关公为何长脸?
乡愿,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甜宠剧,“霸道总裁爱上我”。Stampede,不是“踩踏”,是“挤压”或“挤压踩踏”。据理力争,权利的边界。“发疯文学”,手机配件的配件,初级生产力,生态位。警察拜关公,社团拜关公,加特林关公,长脸关公。“美女”“帅哥”,不是洪水猛兽。 -
“乡愿式教育”岂能培养出男子汉?
怀乡愿者看似公允老实,实际上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在他们那里善不得奖,恶不得惩。牺牲弱者,讨好恶人,以伪善欺世,却装作道德高尚的样子沽取名誉。怀乡愿者的迷惑性比小人和伪君子都要更强,因此危害也就更大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27日《南方周末》) -
陈日君的乡愿风流
-
你可以不乡愿:向苏打绿致敬
“拗客”未必有理,如果放弃原则也放弃尊严,风气只会更坏 -
梁晓声 乡愿与斗士
生活中的梁晓声或许是个乡愿,低调、充满温情,但在争取公权力上,政协委员梁晓声是个斗士。他选择杂文、时评来针砭时弊,更会直接写提案来促进推动:取消农业税、减免农村子弟上学负担、医保社保养老金向农村覆盖、打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
校园里的乡愿风(三)
廖平曾说:清季新学堂几乎要求学生“一日遍习十余事,一人遍读四库书”,诚所谓“大而无当”。不意今又再现于大学之中 -
校园里的乡愿风(二)
在形成善恶是非的表述都婉转到“受众”可能无法理解的风气后,师生可能在无意识状态下相互“误会”,学生在大学里还能得到多少教益? -
校园里的乡愿风
当校园里居于强势的老师也要趋奉弱势一方的学生之时,我们的校园究竟已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还真有点让人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