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家寿险公司,谁的财富管理能力更令投保人满意?|2024年度“金标杆”
对于影响较大的三级指标,比如风险管理能力中“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等作为监测指标,意义重大,更新频次亦更高,因而采用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最新数据,更反映真实情况。 20家寿险公司在投资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得分方面均较初榜有所提升,综合退保率明显下降。 20家寿险公司对养老金融业务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方面步伐加快。 -
35家险企,哪家长线赔付能力更强?|2024年度“金标杆”
采取“奖优不罚劣”和“极值加权百分化”计分规则,测评对象之间差距被放大,更契合榜单“优中选优”设计初衷。 平安人寿、中国人寿领跑寿险业,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则在产险市场优势明显。 业绩回暖是行业普遍现象。新业务价值率上升是寿险业业绩回暖关键。在行业综合赔付率同比上升的情况下,财险业“报行合一”成果显现,行业费用率压降带动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 -
43家银行,谁家信用卡更受青睐?|2024年度“金标杆”
不少银行不谋而合,将信用卡业务与热点文旅场景密切结合。 榜单显示,若以前二十作为分水岭,国有行、股份行及城商行的分布比例为6:10:4。股份制银行梯队优胜,国有银行表现平平,城商行分化,农商行掉队。 下架低效产品,优化权益,不少银行还变革运营模式和组织架构。包括个别国有大行、多家股份制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正在对传统的信用卡中心事业部制进行改造,逐步推动将已有地方信用卡分中心撤销,相关业务并入分行。 -
对话气候先锋|兴业证券刘志辉:做证券业绿色金融的探索者
相较银行业主导的绿色间接融资,证券业主导的绿色直接融资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刘志辉认为政策标准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还需行业先行者通过系列管理和业务创新拓展绿色证券场景,并通过加强外部对话合作,共同提升证券行业在绿色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
“背对背”实名打分,“金标杆”专家评审团都有谁?
外部独立评审团每一位评委将“背对背”对上榜银行保险机构进行实名独立评测。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将对评审团的评测结果进行统计、比对和测算,并计入被测评金融机构各项榜单的权重。 2024年“金标杆”评审团成员由7名增至9名。评审团每位成员均长期深耕银行保险业,或实战或观察研究,专注的方向亦与“金标杆”测评业务领域吻合。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行业的洞察及建议为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所重视及关注。 评审团一致认为,金融“五篇大文章”将进一步纵深推进。 -
马斯克“画饼”,特斯拉创十年最大单日涨幅
“今年的碳酸锂价格总体处于低位,使得储能和电动车业务的核心——电池成本得以降低。” “特斯拉储能业务的增速大大超过营业收入增速,也给特斯拉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目前中国投入到无人驾驶运营的车辆比例仍远不足1%。 -
货拉拉四度赴港上市,同城货运模式跑通了吗?
这种模式本质上属于信息撮合。撮合服务门槛低、监管少,各平台之间主要拼规模。 随着市场份额扩大,商户折扣和司机激励大幅减少,货拉拉开始盈利。 佣金收入增加能够反映业务活跃度的提高,从单纯向司机收费逐步向货运服务收费转变。 -
券商合规几宗罪:代持、私分绩效、委托无资质方揽客、控制客户交易|金融合规月榜
薪酬管理制度不健全成为当月最大案由,更有券商员工私下二次分配协同业务绩效奖励。 券商委托无资质第三方揽客和销售返佣现象严重。通过线上网页亲身实测更发现,目前仍有大量无资质的第三方与券商或证券从业人员合作进行开户导流活动。 债券代持往往与自融等一系列违规同时出现,严重干扰市场秩序。 -
科技金融“苏州模式”:一根指挥棒倒逼金融业
在科技信贷的底层业务逻辑上,仍然是“银行选择企业”的传统信贷审核模式。 科技发榜、银行揭榜、揭榜即贷。这倒逼银行在内部信贷审批体系上创新。 相对于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的创新难度更大、相关研发能力比较弱。“保研发”仍是探索阶段。 -
麦肯锡周宁人:“不能大行去干小行的事,小行去做它做不了的事”
无论国外银行还是中国的银行,其实都面临估值陷阱,整个银行业估值水平在所有行业当中最低。这表明整个银行业面临内在商业模式层面的挑战。 这逼迫银行重新思考财富管理业务是产品销售导向还是客户价值创造导向。因为过去的中收是卖产品式的,卖一笔提一笔佣金。而国外的财富管理的业务考核基于对客户的资产回报率。 在现有框架内肯定难以突破,科技金融需要创新能力和机制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