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逝者丨聂华苓与“国际写作计划”:这是我的果实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颜敏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无论是在创作视野、方向,还是深度方面,聂华苓的“国际写作计划”对中国作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0年代初,聂华苓到访武汉,对后来以武汉大学为首的作家班的创办产生深刻影响。武汉大学於可训教授曾在《我记忆中的作家班》一文中写道,“武汉大学作家班,虽然是插班生制度的产物,但创办作家班的某些基本理念,却是受了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的影响……” -
周涛 宿命狷狂
2023年11月4日中午13:30,诗人、散文家、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涛,因突发心梗在乌鲁木齐去世,享年77岁。 “太突然,都让人反应不过来。我前年夏天去新疆,在他家中聊天,还说到时候要给他祝80大寿呢。”文学评论家殷实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消息传来,有读者留言“20年前,在部队服役,经常在军报拜读大作。”还有人提到周涛的代表作《神山》,寄托对这位“著名军旅诗人”离去的哀思。 周涛被称做“新边塞诗”的领军人物;1980年代中期,他转向散文创作,雄浑苍凉的文字中不失细腻敏锐的灵性和智者的幽默。曾获全国新诗(诗集)奖和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但他却称“知我者往往是与这个文坛有一定距离的人”。 十三四岁,周涛已立下志向,不做庸碌之人。明了从政无望,便“死下一条心来搞文学”。“既然诗是文学王冠上的明珠,就要摘下来才是。”他认为自己在散文上的成就不是写得多好,而是最先提出“解放散文”。外人道他“狂”,他自言:“不是我狂,是我要反抗。” 在殷实看来,周涛的文学价值至今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周涛的’自我意识’是中国作家中少见的,所以文字非常抓人。他不是靠知识或者是文学技巧吸引人,纯粹是率真可爱的个性在散发魅力,实际上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人‘”。 -
记汉学家叶果夫
在中俄文化交流史上,叶果夫算得上是一位颇有贡献的人物。首先他作为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的中文编辑,为介绍中国文学在苏联、后来是在俄罗斯出版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几十年如一日。其次他作为一名俄罗斯汉学家,翻译过不少中国作家的作品。 -
18:36
李修文:我是缘何开始写作的丨大咖在南周
人物介绍:中国作家、编剧,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民进湖北省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7年获得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2018年凭《山河袈裟》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2021年凭《致母亲》获得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2022年凭《功勋》获得第35届华鼎奖华语百强电视剧最佳编剧。 现场坐标:南周书院文学成长会·广州 录制时间:2023年3月24日 演讲主题:美学照见下的文学日常 -
丁帆的2022年度好书推荐·虚构类
家、母爱、亲情所构筑的爱巢是人性的起源,爱的力量使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倘若中国作家也如此写作,历史与生活所提供的素材肯定要比舒吉·贝恩丰富多彩得多。 -
专访顾彬:不会拉丁文、不会中文,能理解世界吗?
今天,在外国到处都是译者在机场、火车站、文学中心等中国作家,所以他们觉得不需要学外语,外国人该学中文,就省事儿了。 好的作品是一个世界,我们译者不能什么都挖掘出来。连作家最后都不清楚他写过什么,别问他,他不会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经常比他更了解他的作品。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 -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与文艺工作者畅谈“心里话”
【学习进行时】12月14日,习近平出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大会上,他寄语广大文艺工作者,向他们发出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伟大号召。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
贫困生小玲
本文入选2021年南方周末教师征文挑战赛优质作品,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鲁迅的东亚漫游:在中国之外,成为“国民作家”
鲁迅不应该仅仅被看作一个中国作家,他生前的足迹,以及他的作品在东亚的阅读史,成了东亚各城市之间的文化纽带。 (本文首发于2020年6月11日《南方周末》) -
瓦当:我的2019年阅读推荐•虚构类
《月落荒寺》再次证明格非是一位在探索小说技术与心灵的幽微之地两个方面同时走得最远的中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