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行人生》:放弃“利他主义”,才能活出自己的生命力?
他发现所谓的光鲜是多么脆弱,以往让自己引以为傲的中产内核,不过是消费主义灌输的各种概念,比如精装修的大房子、各种轻奢品牌的衣服,以及国际学校的教育。 高志垒在那些外卖员身上发现,让人产生改变和力量的并不是工作、身份或者苦难,而是那个独立的自己。 -
中国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积极开展2024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
高考后,孩子报复性消费:掏空父母腰包的,是错误的教育观念
认识这样一位熟人,多少年没添过新衣服,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都用于孩子的补课和消费,结果孩子高考失利不说,还养成了大手大脚、颐指气使的坏毛病。可见,这种宠溺式育儿方式,不仅坑苦了自身,也害了子女。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对孩子不好的品性纵容加默认,却指望孩子突然有一天“顿悟”,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变得知书达理、知晓甘苦,简直是异想天开。 -
“拼妈”时代:一项基于179万人的研究表明,母亲越来越重要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调研里,关于母亲教育的数据都是欠缺的。即使是像包括联合国、世界银行在内的机构,它们的代际流动指标中也没有囊括母亲的教育,更多关注的是父亲的教育。” “消费文化给不同社会阶层的家长都注入了育儿焦虑。把底层社会的家长也‘卷’了进来,在孩子身上投入类似的消费,因为如果不参与到这样的消费文化里,他们可能就‘落伍了’。” “我是小孩的时候,几乎没听说过哪个朋友的父母会在睡前给他们讲故事,但等我们这一代人变成了父母,很多已成为妈妈的朋友都要给孩子睡前讲故事,好像如果不这么做,自己就不是个称职的妈妈。” -
金融机构如何砸真金赋能消费?丨粤消费复苏趋势深调研②
55%的受访金融机构2023年对经营政策或考核指标做了调整,以促进与消费直接相关的信用卡、个人贷款等业务更好发力;还有约10%的受访金融机构在消费保障方面采取措施,间接为消费复苏保驾护航。 各金融机构间也互为竞争对手。面对市场竞争,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会走差异化道路,在赛道选择和产品设计上更加注重实效。 医疗健康、餐饮、住房、交通、旅游、购物、文化娱乐和教育等8大领域成为后疫情时代金融机构竞争的主要消费场景,抓住假日经济是金融机构在不同场景开展促消费活动的共同策略。 数字人民币也是金融机构助推传统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 -
扩内需优先,如何实现长效增长?丨报告解读
政府要更多着力于改善社会公共服务,如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才能使消费真正长效增长。 各地政府可开放更多资源来吸引持有优质项目的外资入华。 积极扩展新的国际市场,尤其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一带一路”。 -
本科就业不如大专说明什么?高等教育“消费”属性日趋增强丨快评
高等教育尤其是文科类的“精英教育”已经渐渐回归其“新的本质”:它也是家长与学生的一项“教育消费”,而不再主要是“教育投资”。其“消费”属性在这个后工业时代的多元化社会已经越来越强。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无法与特定的身份、地位,乃至财富、权力相绑定,也不必然产出这些东西。 -
硕士毕业送外卖:提示教育投资逻辑正发生改变丨快评
上研多读几年书,付出更多的学费,还有几年的机会成本,最后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未必就比得上一开始不读书。这让原本追求高学历的教育投资逻辑正发生根本的改变。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一项稳赚不赔的投资。在某种程度上,高等教育已经从投资属性转向更多的消费性质,未必会转化为个人收入的显著提升。家长和学生们都该认真思考,读大学、考研究生,是否还是一条必须走的路。 -
富豪纷纷出走海外,印度“人才回流”成效不佳?
“富豪出海如同一家企业的成年礼。”印度工业集团CII的一名高管公开承认:一旦公司业务达到一定规模,企业家总会自己动身或派人前往当地,详细研究外国市场的法律、文化、商业模式和消费者习惯。 截至2020年12月,至少有1800万印度侨民在海外生活。打破了印度社会的种姓桎梏,接受更高等的教育,身处更包容的社会环境,这让印度侨民更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