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下调一家城投的评级,相当于得罪了一个市” ——信用评级为何失灵?
监管与评级挂钩,这是“父爱主义”的监管思路,即监管机构希望能够帮助投资者控制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但实际效果却不佳。 国内债券违约的历史很短,2014年才出现第一笔,可以说国内尚无环境来检验声誉资本。之所以过去违约少,是因为国内没有开放垃圾债市场,而能发信用债的大多是央企、国企,后者因政府背书,一直存在普遍的刚兑信仰。 在刚性兑付、市场违约率约束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大的情况下,往往评级标准最松的评级机构获得优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上评级的虚高,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本文首发于2020年12月3日《南方周末》) -
记者手记 | “买了房总不会亏”?
过去几十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楼市已被默认为中国最大的刚性兑付理财产品。兴业证券研究显示,2015年股灾之后,中国居民把更多的钱投在了房产上。 -
金融监管新政:银行不好买了,资管门槛高了
两份金融监管文件的公布,意在破解过去多年中国金融市场的混业乱象,限制各路资本和金融产品入股商业银行,对资管产品进行强监管,打破刚性兑付。 -
信用债违约 倒逼“刚性兑付”
央企、国企成为信用债违约主角,最大的原因是信用债的发行门槛决定了,其发债主体本身就是央企、国企。央企、国企一旦违约,偿付难度要比民企大得多。 -
央行:有序打破刚性兑付
央行近日发布报告表示,“刚性兑付”现象有悖于“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市场原则,不仅助长了道德风险,也抬高了市场无风险资金定价,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刚性兑付。 -
2014年,打破兜底潜规则势在必行
归根结蒂,“破产软约束”、“刚性兑付”与“兜底承诺”这个潜规则家族,还是计划经济的残余。要想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就非得打破这些个潜规则不可;而一旦打破了这些潜规则,市场力量将得到一次大级别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