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能不能培养作家?王安忆教授的复旦十年

“我最大遗憾就是没有好好读过书。”教授王安忆一直对没上过大学耿耿于怀。大学能不能培养作家?作为复旦“创意写作MFA”学科带头人,王安忆认为,大学不一定能培养出作家,但一个作家如果能得到高等教育,一定是好事。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刘维

王安忆一直觉得,如果能完整地接受高等教育,她的写作状况会比现在更好。招收文学写作硕士生后,她带的三个弟子,一个去了公司,一个去了时尚杂志,一个读了博士。“他们不再从事文学这一行,我能够理解,但也有点遗憾。”王安忆说。 (东方IC/图)

千万不要有种误解,觉得是考不取研究生的人,才来读我们的写作课。成为作家的道路有很多条,到我这里来读,一定是学院派,一定要经过所有考试。

大学不一定能培养出作家,但一个作家如果能得到高等教育,一定是好事。

——王安忆

“我最大遗憾就是没有好好读过书。”教授王安忆一直对没上过大学耿耿于怀。

1994年9月,陈思和请王安忆和谢晋等人到复旦进行“明星讲座”。王安忆主动申请:能不能开一堂正式的课。哪怕报酬远远低于“明星讲座”。

克服了众多的制度障碍,王安忆在复旦中文系开设了 “小说研究”。第一次讲课,台下的学生是中文系大二的本科生,还有作家班的学生。没有麦克风,只能直着嗓子喊。讲课每周一次,十三堂课讲下来,内容结集为《心灵世界》出版,后以《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为名再版。

十年后,王安忆的编制正式调到了复旦大学,担任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方向的二级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

复旦给王安忆特别待遇:没有量化的教学任务,主要工作是指导研究生和为本科生开设文学讲座;不用写论文,发表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计为工作量。

王安忆不愿意接受特殊照顾。这些年里,她每年都有万字以上的学术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王安忆出任主任的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中心,先后为宗璞、贾平凹、张炜、余华、苏童、莫言、阎连科等作家举办研讨会。

此时陈思和有了新想法:能不能在文学创作本科专业和作家班的基础上往前走,在国内大学建设一个文学写作的专业硕士点?

2007年,复旦的“文学写作硕士”对外招生3名。王安忆、梁永安、王宏图、龚静、李祥年五位有创作背景的教师成为该硕士点的导师。中国的大学又多了一个新学科。“复旦培养作家”一时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对自己招收的“文学写作硕士”,王安忆有个雷打不动的坚持:必须通过国家统考。

报考者多达500人,有实力的作家通不过国家统考;通得过的不是缺乏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就是对中国文学史不了解。

王安忆最终选择了放弃。直到第二年,才从复旦大学本科保送的研究生里,挑选了莆跃辉。莆跃辉写了不少小说,已经在《山花》上发表过作品。在莆跃辉之后,叶兆言的女儿叶子来了复旦,和青年作家陶磊,师从王安忆。

“文学写作硕士”运行两年,又出现了新问题:写作硕士从属科学硕士,不能超越复旦硕士招生量总限额;小说、散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