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对日诉讼有多难

“日本的法院关闭了司法解决的大门。如今,我们中国的法院开启了用司法手段救济受害者权利的大门。”这一天,等了14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侵华战争中受害的中国慰安妇、劳工等群体开始了对日索赔之路,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责任编辑:苏永通 曹辛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3年9月18日,日本强掳中国劳工的405份珍贵档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首次亮相。 (CFP/图)

“日本的法院关闭了司法解决的大门。如今,我们中国的法院开启了用司法手段救济受害者权利的大门。”这一天,等了14年。

2014年4月2日,王洪杰将代表已经去世近70年的爷爷王云起,向河北省高级法院起诉日本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原三菱矿业)

有两个消息令他坐立难安。

好消息是,2014年3月18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正式受理了37名北京籍劳工(及其遗属)诉日本焦炭工业株式会社(原三井矿山)和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案。

这是国内法院首次受理二战劳工诉日本企业案。

坏消息是,在王洪杰的老家河北,2013年3月7日,唐山市中级法院拒收12位河北籍二战劳工遗属的诉状。

1944年,王洪杰的爷爷王云起被抓往关岛隶属于日本三菱公司的矿场劳动,1945年死于矿场。据日本外务省1946年《华人劳务者就劳事情调查书》,1945年前,日本从中国强掳劳工38935人,死亡6830人。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侵华战争中受害的中国慰安妇、劳工等群体开始了对日索赔之路,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等了14年

接到北京市一中院受理通知时的狂喜逐渐淡去。这起劳工案的代理律师董一鸣说,法院正式受理已过了十天,他还未收到进一步的通知。

一中院内部对此案讳莫如深。相关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次保密工作做得“异常好”,只有具体负责的法官知道详情。

南方周末记者从相关人士处得知,目前诉状很可能仍在立案庭,还没有到达审判庭法官的手中。有报道称,由于是涉外案件,情况较为复杂,可能几个月之后才能开庭审理。

37名北京籍劳工的诉状,是在2014年2月26日上午递交的。到正式受理已超出民诉法规定的7天受理期限。但结果令人振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