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络“整治”背后的权力机构 互联网管理20年变迁

“社交网络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对开展舆论引导、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带来了新挑战。”过去20年里,中国互联网管理一直随着网络发展不断调整,从协调小组到领导小组,经历了由虚到实、由弱到强的转变。

责任编辑:李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3年8月,因涉嫌制造网络谣言,傅学胜被上海警方依法刑拘。当时,力度空前的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正在全国展开。 (上海市公安局供图/图)

“中国正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社交网络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对开展舆论引导、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带来了新挑战。”

过去20年里,中国互联网管理一直随着网络发展不断调整,从协调小组到领导小组,经历了由虚到实、由弱到强的转变。

那些专门做网络盗号生意的人要小心了。从2014年3月底到12月,工信部、公安部将联合开展以打击网络盗号为主的专项治理行动,“保护网民财产安全”。

消息是从3月13日在北京举办的一场网络安全专项研讨会上传出的。据北京电视台报道,为了实现标本兼治,预计今年将出台个人信息安全领域的相关法规。

这距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简称“中央网信小组”)成立不过半月有余。2月27日该小组在北京成立,组长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担任。

鲜为人知的是,互联网管理早前的领导者是一个少为人知的临时性机构:全国互联网站管理工作协调小组(简称“互联网协调小组”)。

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从最早打击境外势力、“黄赌毒”,到今天打击网络盗号,20年里,中国互联网管理一直随着网络发展不断调整打击目标。从最早的“协调小组”到现在的“中央领导小组”,网络管理的力度经历了由虚到实、由弱到强的转变。

高规格、常态化

中央网信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国新办副主任、国信办主任鲁炜担任。最近两年的网络整治行动中,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信办)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常常扮演着网络整治行动发起者和协调者的双重角色。

但在2011年国信办诞生之前,互联网管理工作往往由“互联网协调小组”领导。

诞生于2006年的“互联网协调小组”规格也不低。成员单位包括信息产业部(工信部前身)、国新办、教育部、公安部、国家保密局、解放军总参通信部等15个部委和军方机构,负责指挥的则是中宣部,办公室设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