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页消失的三公预算表

“不小心”公布了“三公”经费预算详细表格的广州质监局,就像在一个“齐步走”的预算公开阵列里突然跨出了一大步,然后又赶紧缩了回去。不过,其所在的广州方阵,依然集体走在前列。在中国艰难的预算公开进程中,这是一个典型场景。

责任编辑:肖华 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两会,2013年因为换届而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政治周期的变化往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周期。也正因为如此,这场政治盛会有着不可忽略的经济意义。

可以看到,换届之后,许多地方都定下了GDP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新目标。而钱从哪来,成为地方官员们最为操心的一个问题。

两会上提交给全国人大审议的预算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这些收入中的近2/3用于返还和转移支付给地方。不难想象,这块蛋糕有多甜美。

本届两会上,因进入深水区而一度迟滞的改革,重新回到中心话题。无论是总体改革还是各个领域的改革,公共政策的风都在往市场化的方向吹。

更多的委员与代表们,则在学习与练习如何参政议政。争论的一个焦点在于如何在高速增长中真正还富于民,增加福利与减少税负成为两种响亮的声音。无论何种政策选择,都关乎中国人的福祉与未来中国的竞争力。

本期“新周期”专题,解读预算、捕捉政策风向、聚焦公共议题。

“不小心”公布了“三公”经费预算详细表格的广州质监局,就像在一个“齐步走”的预算公开阵列里突然跨出了一大步,然后又赶紧缩了回去。不过,其所在的广州方阵,依然集体走在前列。

在中国艰难的预算公开进程中,这是一个典型场景。人们期待着,经由这样的博弈与拉锯,“国账”里的每一笔钱都能以公众看得懂的方式晒在阳光之下。

老百姓看得懂的预算表格

一夜之间,一份部门预算,消失了10页。

这份两周前由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