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国去” 中缅边境线上的十万克钦难民

克钦战事已造成10万克钦人流离失所。80%的难民营分布在中缅边境线上,背靠中国、避免炮击和空袭,是难民们从中国得到的主要庇护。克钦当局只能供给难民每人每天一斤粮食,儿童挤在竹篾通铺上互相取暖,疟疾、呼吸道感染及痢疾肆虐,药品极度紧张。想方设法穿越国境线——中国已成为克钦难民期望中的生存之地。

责任编辑:叶伟民 曹筠武

克钦邦岗哨上的“山兵”。缅甸政府军与克钦军的这场冲突从2011年6月开始,2012年年底战事升级。 (吴俊松/图)

克钦战事已造成10万克钦人流离失所。80%的难民营分布在中缅边境线上,背靠中国、避免炮击和空袭,是难民们从中国得到的主要庇护。

克钦当局只能供给难民每人每天一斤粮食,儿童挤在竹篾通铺上互相取暖,疟疾、呼吸道感染及痢疾肆虐,药品极度紧张。

想方设法穿越国境线——中国已成为克钦难民期望中的生存之地。

战火双城

“拉咱和那邦,就像一棵枝丫上的两朵花。两朵花一起开放,也会一起掉落的。”

中国边贸商人蔡俊奇一家的生活,如今被连日的炮火切割成了两半:一半是惊恐,一半是萧条。

2013年1月14日早上9点半,蔡俊奇穿过那邦口岸,来到缅甸拉咱市。这位恒兴商行的老板刚打开店门,一声巨响以及地面猛烈的摇晃,敲碎了晨曦下的宁静。

这是一颗直接落入居民区的飞弹,两百米外迅速漫起黑烟。蔡俊奇跑过去,四五个人倒在浑浊的烟尘里,鲜血裹挟着泥土,在地面上流淌成诡异的形状。

蔡俊奇颤抖着手,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紧接着,他似乎嗅到了死神的气息,匆忙转身向外跑。这一两秒的警觉拯救了这个22岁的年轻人:另一颗炸弹接踵而至,在他身后10米远轰然爆炸。

蔡俊奇被震飞3米远,却幸运地保住了性命。身旁一名旁观者则被当场炸死。

最终,两枚炸弹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伤亡者均是缅甸平民,其中包括一名14岁少年及一名刚逃难至此的华裔教会执事。

炮弹降落的地点,距离那邦镇口岸仅三百余米。蔡俊奇将照片带回那邦,让这个边陲小镇陷入骚动。

这个冬天,无论缅甸还是中国的边民们,都从未感觉与战争如此贴近。2012年12月30日晚,三枚炮弹就已落入中国国境内的那邦镇,致使一栋民房受损。2013年1月9日下午,又一枚炮弹落入小镇的山头空地上。数枚炮弹均发自缅甸。

地处云南省盈江县西部的那邦镇,被一条不足10米宽的拉咱河曲折包围,对岸即是缅甸拉咱市。随着克钦独立军与缅甸政府军的战事持续升温,那邦遂成为中国最先被战火灼伤的地方。

在缅甸司机那巴的眼里,他所经历的是一场“史上最为漫长的战争”。成立于1961年的克钦独立军,是缅甸反对军政府统治的领头羊。半个世纪以来,为争取独立,克钦独立军与缅甸政府军之间不断争斗,彼此身上都刻上了仇恨的伤疤。

至今在克钦政府的官方文件里,仍记录着缅甸政府军士兵残酷对待克钦妇女的案例。

双方也曾数次签订停火协议,最近一次是在1994年,并最终达成协议:缅北克钦邦约三分之一的面积被划归克钦独立军管辖,命名为“克钦第二特区”。

停战协议和特区模式为缅甸换来了近20年的相对和平,却形成了“国中之国”的地方割据,也并未让矛盾得以消解。2011年6月,为争夺伊洛瓦底江支流太平江上中国投资的水电站的控制权,双方再次开战。

实力的悬殊让克钦独立军节节败退,克钦独立军司令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