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白垩纪文学备忘录(14)

耶利内克的小说《钢琴教师》(特别是第二部分)充满了作者“思维的强权”,这种强权让读者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是,阅读障碍并不构成评价一本书好坏的全部理由,关键在于这种障碍是否能够将你的思维,从“世俗生活强迫症”中引出来。

疯狂作者和变态主人公——评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

200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的其他小说尚未译成中文,但人们对出版于1983年,并改编成电影的著名长篇小说《钢琴教师》早就如雷贯耳。据翻译者说,小说几年前就翻译成了中文,但一直没有出版。如果不是作者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估计还难以跟中国读者见面。我觉得当时出版社不出这本书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这部小说比较难读,属于典型的现代欧洲式的小说,叙事走向不是按照传统的故事情节,而是按照作者的心理联想思路发展,也可以说就是“意识流小说”或者“内心独白小说”,叙事繁复冗长,与中国小说的短句子相比,这种小说简直可以说是啰唆,不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之中,主观性或者说观念性非常强,整部小说(特别是第二部分)充满了作者“思维的强权”,这种强权让读者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是,阅读障碍并不构成评价一本书好坏的全部理由,关键在于这种障碍是否能够将你的思维,从“世俗生活强迫症”中引出来。

作者:张柠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电影和小说的寓言化

小说《钢琴教师》不是电影《钢琴教师》,阅读起来没有那么明白和轻松。就将一部小说改编成电影而言,电影删除了人物性格更为隐秘而复杂的部分,也就是小说叙事中冗长的部分。这些部分的叙事中充满了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常常是无法还原为人物行为和动作的。而电影一般而言是要落实到行为和动作上的。电影艺术的这种动作或画面尽管也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但那是属于电影阐释学的问题。实际上电影更像一个短篇故事,叙事结构紧凑,行为目的清晰,人物性格鲜明。至于更为复杂的心理和人格的畸变过程,电影必须省略、删除。长篇小说《白痴》改编成的电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