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边上,养不活的树民间治理渭河的失败样本

这是一个并不陌生的中国故事:一项打造“500公里绿色长廊”的渭河治理工程轰轰烈烈上马,不到两年便人走茶凉、一地鸡毛。一个满怀激情的商人也被裹挟进来,投资的上万株树苗成了无头公案。而如今,更庞大的治理工程又将展开,残存的树也可能消亡殆尽。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周琼媛 陈佩

农民将死去的杨树捡回去当柴火,原来的“绿色长廊”已无处寻觅。 (南方周末记者 汪韬/图)

这是一个并不陌生的中国故事:一项打造“500公里绿色长廊”的渭河治理工程轰轰烈烈上马,不到两年便人走茶凉、一地鸡毛。一个满怀激情的商人也被裹挟进来,投资的上万株树苗成了无头公案。而如今,更庞大的治理工程又将展开,残存的树也可能消亡殆尽。

这是一个“500公里绿色长廊”渭河堤岸建设工程近乎荒芜的故事,在渭河边一座县城,曾经的堤岸防护林已变成农民手推车上的柴火,“咯吱咯吱”搬走。

一拍即合,风光上马

2000年,陕西人宋于忠在北京从事企业管理,月工资一万多元,那时候西安的房价还只有一千多元每平方米。21世纪初,他嗅到了新能源带来的商业气息,认为能源树种可以解决我国生物质能产业中的原料问题。2005年,宋于忠放弃北京的工作,回到陕西种树。

宋于忠在西安周边的一处农场呆了下来,种植油料树种山桐子和文冠果。那几年的时光被妻子称为“劳改”——平日在西安上班,周末赶去农场育苗。有一次,宋的儿子拔了一根苗子,被宋踢了一脚。儿子哭着说,苗子就是爸爸的儿子。

经过三年的选育,农场内30亩地已经容不下这些树苗。这时候,宋于忠听说兴平市正在实施渭河近堤绿化林带工程。这个有着汉武帝和杨贵妃墓的县级市隶属于咸阳,在咸阳市辖区内渭河流程最长,长达30.5公里。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孕育了八百里秦川。自唐代中期以来便命运多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